北市國邀樂家改編《梁祝》雙協奏曲 3個月31場表演 「絲路」添多國色彩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台北市立國樂團在今年新樂季中,準備了豐盛的音樂饗宴。今年的台北市傳統藝術季從三月二十八日起至六月七日,近三個月時間,總共要呈現包括音樂、戲劇等多達三十一場展演活動,平均二、三天就有一場演出。觀眾將可看到運用當代觀念與生活元素,展現傳統與創新精神,及重現東西文化交匯的絲路音樂盛況。
北市國樂團前年由名樂家鍾耀光接下團長以來,翻轉了傳統國樂給大眾的印象,更以跨界藝術的整合呈現,多樣化節目,把傳統音樂由昔日小眾藝術轉化為多面向的表演藝術,如此的表現更受到國際重視,將於二○一一年二月受邀至美國演出。
今年適逢慶祝「梁祝」五十周年,傳統藝術季的節目安排更以「梁祝」為系列主軸,將以歌、樂、舞、劇等多樣方式來詮釋這個千年以來最淒美動人的愛情故事。
藝術季的開幕,首先將由西藏天籟美聲歌手央金拉姆以及圖瓦喉音歌手uun-Huur-Tu將帶領現場的觀眾進入傳說中的香格里拉,一起享受天籟美聲。
另外也安排了各種不同器樂的梁祝協奏曲,包括北市國特邀何占豪重新為高胡與大提琴改編《梁祝》雙協奏曲,堪稱是世上最新版本的世界首演、「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金牌得主呂思清擔任獨奏詮釋《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其他各種樂器如琵琶、二胡等,要讓觀眾一口氣聽到各種不同形式的《梁祝》協奏曲。
台北市傳統藝術季另外一條節目主軸—「絲路」系列,更為大家帶來傳統藝術季增添多國傳統色彩。
北市傳統藝術季最後壓軸的是北市國與優人神鼓匯演的閉幕音樂會「破曉II」,由優人神鼓音樂總監劉若瑀導演,承接之前創新的基礎,從音樂的內涵出發,運用劇場空間與表現元素,讓擊鼓與絲竹,交融出更魅惑人心的音樂與肢體奇觀,再創跨界新典範。
「台北市傳統藝術季」購票請洽:(○二)二三八三二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