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形印】佛陀造像

晚學生/文‧篆刻 |2009.03.20
528觀看次
字級

為星雲大師摹刻佛陀造像一尊,以利佛光緣美術館總部舉辦「覺有情─星雲大師墨跡世界巡迴展」。

在佛教經典中,最早有佛陀造像的記載是《增一阿含經》,源於釋迦本師為報生母摩耶夫人恩,上升忉利天為母說法,三個月未返回,護法信徒優填王思佛心切,便造立栴檀像,以解思佛之念,此為佛陀造像之始。

早期原始佛教是不立佛像、不畫佛像的,史稱「無像時期」,主要原因是避免眾生著相。因而常會以佛足印來代表佛陀在各地傳法、以寶座代表佛陀在講經說法、以菩提樹象徵佛陀涅槃等。僅能運用象徵的事務來緬懷佛陀曾經存在,其實佛足也是佛門中所說的「三十二相」,唯佛有之,故能代表佛陀。

直到西元五十八年,北印度「貴霜王朝」採取以佛法治國,當時印度西北的犍陀羅地區及北部的秣菟羅地方,正值貴霜王朝的迦膩色迦時期,彼時錢幣上印有佛像圖案,是當今發現最早的佛陀造像。

佛教隨著東傳至中土,佛教與漢文化相融後,共同演繹的結果,佛陀造像也漢化。一代有一代的氣象,自後漢由魏晉南北朝開始,不僅是佛陀造像改變,與佛教有關的繪畫與雕塑,皆隨著不同時期,都有空前的發展,如今篆刻佛陀造像也是演繹的一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