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讀書會近年在傳統的學習模式之外,另外開闢出一條新世紀學習奚徑。讀書方法的多樣化,則是讀書會蓬勃發展的成效及指標之一,人們可以讀山讀水、讀人讀史、讀電影讀照片……在多樣化的互動中,發現世界就是一本大書。
例如這篇可愛的文章,青蛙提供了解決問題的另類思考;而由文章所引申出來的親子對話,則是讀文章的過程中獲得的驚喜……
青蛙和蟾蜍
春天來了,青蛙急忙跑去敲蟾蜍的門,要牠起床。
蟾蜍按照自己的慣性,是要繼續睡覺,不起來的。
青蛙用明亮的陽光、融化的雪吸引蟾蜍起床,沒想到換來蟾蜍「胡說、我不在家、走開」的聲音。
蟾蜍的房子窗戶緊閉,牠還在床上蒙頭大睡呢!
青蛙把蟾蜍推下床,推出門外,四月的陽光閃得蟾蜍睜不開眼睛。
青蛙用「一整年快樂的玩在一起」、「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在樹林裡奔跑」、「在小河裡游泳」、「在夜空下數星星」來引誘蟾蜍,沒想到換來蟾蜍的一句話:「要數星星你去數,我可沒興致。」
蟾蜍就是要回房繼續睡覺去,牠可不管會錯過多少好玩的事情,也不管青蛙會一直孤孤單單的,牠就是要睡,還要睡到五月半才起床。
好個青蛙動起腦筋來了──撕月曆。
撕掉十一月的、十二月的、一月、二月、三月的,到了四月,也把四月撕了吧!
現在是五月了耶!起床了囉!蟾蜍!
看到五月的那張月曆,蟾蜍一骨碌的下床,和青蛙一起去看春天的樣子!
這青蛙的頭腦可真好,轉了個彎兒,就把蟾蜍給弄起床了,不用一直叫,不用一直嘮叨,也不用煩惱,只要動動腦,起床的問題迎刃而解。
對話
◆為什麼蟾蜍本來不起床,後來又起床了?
「因為青蛙把月曆撕到五月。」
◆所以蟾蜍說牠要五月起來,就真的起來了。
「對!」
◆時鐘停在二點半,就一定是二點半嗎?
「可能不一定!」
「不一定,說不定是沒電了,很久沒走了。」
「所以我都是看秒針,看它有沒有在走。」
◆如果是沒有秒針的時鐘呢?
「那就聽聽看它有沒有滴滴答答的聲音啊!」
「也可以再看看其他的時鐘啊!」
「或手錶。」
「如果都是二點半,就是二點半。」
◆所以如果有人說你很漂亮或很英俊,你會相信嗎?
「看看是誰說的。」
「看有多少人說。」
「如果有一百個人說,我就信。」
「如果這是一個很誠實的人說的我也信。」
「有人都會開玩笑或騙人。」
◆有沒有可能那個誠實的人今天想跟人家開玩笑?
「可能是可能,機率不高吧!」
(點頭)……
◆青蛙說謊耶!
「對喔!」
「牠是為蟾蜍好啊!」
◆所以為人家好的說謊,不算?
「也不是啦!」
「青蛙也是怕自己寂寞啊!」
「說謊是不對的啦!可是……」
「青蛙好像沒有什麼不對!」
「本來就該起床的,誰叫蟾蜍自己不起來。」
◆所以用騙的沒關係?
「有關係啦!可是……」
「可是蟾蜍會明白青蛙的苦心啊!」
◆春天是什麼樣子?
「溫暖的。」
「美麗的。」
「春暖花開。」
「風和日麗。」
「蝴蝶、蜜蜂都來了。」
「白白的、一片片的油桐花開了。」
「黃黃的相思樹的花也開了。」
「像一朵一朵的黃雲。」
「還有梔子花也開了,好香喔!」
◆我們也去散步,和青蛙、蟾蜍一樣去看春天吧!
「耶!走吧!走吧!」
「去看春天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