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劇場 金援那兒來?

 |2006.03.19
791觀看次
字級

經費是支援一個表演藝術團體最大的命脈,當代成立二十年也只創作十一齣戲,一九九八年曾暫停演出三年,都是因為經費問題。當代復出之後,製作的戲曲多半是小場面,演員不到十人,目前劇團固定演員只有三位,吳興國最大的希望是至少有二十五人的班底,免去四處找演員的痛苦。

吳興國指出,一個超過十五人的劇團每個月至少要能公開演出十至十五場,才算可以自力更生,如今他每創作一部戲,總要先將劇本、音樂、背景、場佈通通想好,並且在演出前一年半借場地,找齊演員,一切準備就緒才敢申請補助。

早期創作經費有一半以上都來自於文建會,加上當時劇團少,還能勉力支撐。後來除了團體漸增,政府單位「為了公平而公平」也是一個大問題。吳興國說:「你不能把一個創作經費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讓大家去搶!」這樣的結果造成雖然人人有錢拿,但資源分配不均,不論大小規模的表演團隊都是拿一樣的錢,這對動輒數十人以上的劇團來說十分不公平。

一九九七以「等待果陀」申請台北市藝術節表演經費,結果沒通過,原因居然是:「不知道這齣戲要演什麼」,這個理由讓吳興國十分生氣,也十分無奈,如果在找不到金援的情形下勉強公演,勢必要先虧幾百萬元,自己根本沒有本錢去賭。隔年年底,當代傳奇劇場宣佈停止公演,吳興國當時嚴肅的向在場媒體宣佈︰「我已經有五年沒有辦法申請到任何製作經費,我們撐不下去了」,在國內外演出造成轟動的「慾望城國」,即便突破種種關卡,終究因為經費問題,在法國亞維農藝術節後,暫時隨著當代劇場步下舞台。

幸好,短短的三年後,「當代」終於宣佈復出,昔日老友在吳興國和林秀偉一通電話之下立刻趕到,讓「當代」能歡度第一個二十歲生日,在二十周年餐會上,吳興國感性的說:「暫停三年之後,我以為一切都已經瓦解,都已經結束了,但我看到許多年輕藝術家朋友的支持,讓我們度過難關,我看到了,謝謝你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