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民眾營養知識嚴重不足!台大營養學者表示,台灣國民營養問題亟須改善,並呼籲政府,比照日本、中國大陸對國民營養問題採取立法的做法。專家強調,營養素是否充足,與慢性病風險相關。
台大醫院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教授蕭寧馨,引用行政院衛生署自一九九三年至二○○二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指出,台灣民眾從小學生到老年人,有多種保護性的維生素與礦物質營養素,例如B1、B2、B6、葉酸、B12、鉀、鈣、鎂等攝取普遍不足,或營養欠缺。國人飲食品質老年人優於青少年,許多人蔬菜、水果、乳品、全榖類的攝取量皆偏低。
她說,這些營養素充足與否,與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息息相關,也可能導致學生學習意願低落、無法集中精神。
台大生化科技學系教授黃青真指出,日本在二次大戰後就已針對此問題立法,中國大陸也在去年研擬,預定今年完成立法。台灣立法嚴重落後,「國民營養法」草擬至今已十多年,但還不曾排到立法院審查。
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表示,國人十大死因中半數與飲食相關,正確飲食觀的培養應從由教育著手。她認為,飲食習慣自幼養成,強化國人的營養教育應從幼年開始。她建議,政府應重視幼兒園的營養教育及餐點營養均衡,可考慮列入幼兒園評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