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民俗】掛在牆上的藥包

劉興欽/圖‧口述 林少雯/記錄整理 |2009.03.05
1482觀看次
字級

醫藥發達的台灣,大醫院和小診所到處都是,藥房更是遍布,生病了到醫院就診,或是到藥房詢問藥師,買成藥來服用,都非常方便。很難想像從前醫藥不發達的年代,人們是如何依靠藥包來度過病痛危機的。

藥包,就是裝著各種藥物的袋子。從前鄉下沒有醫院,家中有人生病了,要長途跋涉到城裡去看病,路途遙遠,來往奔波,對一位病人來說,不但相當不便,也是一件苦差事,因此家家戶戶都備有藥包應急。一般小病,藥包裡的藥,都足以應付。

藥包掛在客廳或是飯廳的牆上,取用很方便。為了怕小孩誤食,一般家庭都會掛得高高的,讓小孩子拿不到。藥包裡面通常都有治療肚子痛、瀉肚、退燒、感冒、喉嚨痛、咳嗽等藥物。藥包是藥廠的業務員挨家挨戶寄放的,裡面的每種藥物數量,都有詳細的紀錄。

業務員隔月都會來查看一次,清點一下這家人使用了多少藥物,然後向主人家收取藥錢。臨走時,還會將藥物補齊,供顧客繼續使用。這種服務對顧客來說,提供了不少方便。

當時藥廠不只一家,競爭激烈,所以每一家牆上都會掛著好幾袋不同藥廠提供的藥包。藥物是治療疾病用的,滋味又苦又酸,難以入口,小孩生病了都害怕吃藥,但是有一種藥卻很受歡迎,那就是感冒或咳嗽糖漿,喝起來甜甜的,在那個沒有零食可吃的年代,小孩子嘴饞時,就會假裝生病,要求喝糖漿。

大人也不是那麼好騙的,仔細觀察就知道小孩子是不是真的生病了,若沒病,當然騙不到糖漿吃。嘴饞的小孩子,被糖漿的滋味吸引到受不了,就會趁大人出門去工作,疏於防範時,拉過長凳子,站在凳子上,偷取藥包裡的糖漿吃。若個子太小了手搆不到,兄弟倆還會合作疊羅漢,想辦法將藥包偷到手。經常糖漿被小孩偷吃光了,大人都還不曉得。等到真的生病需要服用糖漿時,才發現藥包裡的糖漿早就沒有了。

劉興欽小時候很頑皮,偷吃糖漿的事都是他帶頭幹的,為此他特別寫了一首打油詩,承認自己的罪狀:「牆上掛滿成藥包,需要哪種任你挑。孩子拿來當零食,一般糖漿最暢銷。」

劉興欽回憶當年掛在牆上的藥包,有一家叫「博士」的廠牌相當知名,這家廠牌的藥包裡有一種叫「熊膽」的藥,是用筍殼包裝的,打開包裝裡面是一塊黑黑小小的,不知是什麼動物的膽,當然絕對不會是熊膽。這味藥,是治療發燒的,味道非常苦,是小孩子最討厭的一種藥,若不幸高燒不退,大嬸婆拿出這藥強餵他吃,他就會哇哇大哭,奮力抵抗,但是大嬸婆是出名的大力士,劉興欽當然不是媽媽的對手,最後都只好強忍眼淚乖乖吃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