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政院日前公布,四月一日起暫停信用卡及消費性貸款委外行銷作業;此一舉措無疑是讓半年來業務急劇萎縮的委外行銷業者雪上加霜,人力仲介業者擔心,今年第三季恐將是金融業的裁員高峰。
委外行銷業者不滿地表示,以前條件寬鬆也是金管會的規定,現在銀行過度核卡後,連委外行銷人員也受波及,不但反應過度,也不公平。有業者表示,雙卡市場本來就已經飽和,加上去年爆發卡債風波以來,消費性貸款行銷業務也已經愈來愈難做,「相關業者更是倒了一半」。
一位業者指出,政府若真要全面停止委外行銷業務,可能有不少人將會失業。
業者估計,目前接受銀行委託的消費金融、信用卡委外行銷公司約有上百家,但還有一些未正式委託,卻從事行銷工作的個體戶,因此實際從業人員約有上萬人。
不過,對銀行界來說,最頭痛的應是差別利率的訂定。未來在聯合徵信中心擬出一套信用評等參考指標後,銀行將會依照個人信用狀況給予差別利率,以金管會規定四月一日起的三個月內完成,預計七月以後部分信用極佳的卡友,卡債利率最低可能只要百分之五、百分之六。
【本報台北訊】卡債問題引發外界關注,立委痛批政府放任,卡債族與銀行互怨。到底這個卡債風暴該由誰負責?銀行公會昨天公布「全民信用大調查」結果發現,半數的民眾認為「卡債族和發卡銀行都應負起最大的責任」,不過有二成四的人認為應由卡債族自行負擔。
受訪民眾中,也有百分之十三點四認為錯在銀行;百分之六點八認為政府該負全責。由於金管會、銀行公會等推動,目前已有百分之五十六點六的民眾知道卡債協商機制。但調查受訪人意向發現,一旦成為卡債族時,百分之四十表示會求助協商機制、百分之三十一民眾會考慮看看,但仍有百分之二十八點四民眾根本不願償還,也無意透過協商機制解決卡債問題。
如果無力支應龐大卡債時,百分之六十六點三民眾會求助家人和朋友;百分之十一點八才會想找銀行協商;百分之九點八的人會找上高利率的代償機構解決問題;百分之九的人不會積極處理。
此外,調查也發現,九成的受訪人知道在銀行擁有良好信用是很重要的。百分之七十三點四受訪民眾強調,每次動用信用卡後都會全數還清;百分之三十一受訪人擔心無法再申請信用卡或現金卡,百分之二十四點二擔心貸款變困難;百分之十三點六怕無法再向銀行借錢。
這項調查是委託達聯行銷研究顧問服務,在今年二月間針對台北、台中、高雄三都會區中二十至四十九歲的卡友進行電話抽問。調查份數五百份,信心水準為百分之九十五,誤差為正負百分之四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