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凍生命的樂章】誰是君子

陳宏 |2009.03.02
808觀看次
字級

學而時習,「學」不是只靠書本,人情練達皆學問,要跟花草樹木學,要跟山河大地學。「習」不只是抱著書本溫故知新,而是把所學到的,運用在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中。



從前趙匡胤取得政權,建立宋室王朝,據說就是以半部《論語》治天下。

以往軍中高階將領,遇有屬下榮升調職,常贈書《論語》期勉。

《論語》是記述孔子的談話,如今幾乎人人都琅琅上口,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其實還有第三句話「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而時習,「學」不是只靠書本,要養成「讀活書」的習慣,人情練達皆學問,要跟花草樹木學;要跟山河大地學,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永保青春氣息。「習」不只是抱著書本溫故知新,而是把所學到的,運用在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中。

有朋自遠方來,當然是益友不是損友。有人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三人,戲稱為一個是「你」,一個是「善」,一個是「惡」。對善應見賢思齊,對惡要試試你的功力,有警惕作用,而不受「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影響。

與遠道來的好友聚晤,也是一種緣分,是緣分就要珍惜,何況在話舊談新中,有知識經驗的交換,增長見聞,擴展視野,奈何有的人偏重於吃吃喝喝,大談八卦,疏忽了西窗剪燭的雅趣。

有的人喜歡攀關係,到處套交情,自己的知名度提高了,但人多是非多,倒不如順其自然,該浮上檯面時,就會水到渠成。

「慍」是心裡不舒服,人不知卻不在意,連孔子也稱讚為君子。

孔子的教學目標,首重德行

;再者是說話;三者是政事,最後才是文學。

應該說話時不說,是失職,不應該說話時強說,是失態。

孔子的弟子們,綜合夫子的性格為:溫、良、恭、儉、讓。以後也成為判斷是否君子的準繩。

溫是溫和,不熱不冷謂之溫,也就是不偏不倚,不能動不動就發脾氣;良是善良,簡言之,無條件的幫助人,不占人便宜;恭是恭敬,是處世的基本素養,敬人者人恆敬之,一團和氣,天上人間;儉是儉約,節制欲望,惜物惜緣;讓的學問就大了,概略的說,是給人留餘地,學吃虧,古人說:「吃虧是福,難得糊塗。」

綜上所述,檢查一下,誰是君子?

(劉學慧整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