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繳不起健保費的台灣人愈來愈多!中央健保局委託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清查健保欠費者的資產薪水,發現國內竟然有逾三十一萬人幾乎一貧如洗,窮到連積欠的兩萬多元健保費都付不起,儼然成為另類「健保卡奴」。
五年前健保欠費者在被移送行政執行進行催繳後,還有六成可以直接在銀行戶口或薪資中扣到現金,現在則只剩下三成多。健保局一向引以為傲的健保紓困基金,今年度編列了一億八千萬元,看似不少,但只能補助二千五百多戶,頂多一萬人可以受惠,相對於三十一萬名極貧健保卡奴,無異杯水車薪。
健保局統計,國內約有六十多萬人欠繳健保費用,依照現行法規,欠費人在收到健保局雙掛號的催繳通知之後還是不繳,健保局就會向國稅局申請強制執行,掌握欠費者的存款及薪資,如果沒有財產現金可扣,就會給予債權憑證。
據統計,目前健保局債權憑證已經累積了七十六億元之多,無力償還的健保卡奴人數高達三十一萬人,平均每個人欠款二萬四千多元,經行政執行署清查後,這些欠費者完全沒有任何存款與經常性收入。
由於債權憑證的催繳時限只有五年,就算三十一多萬名健保卡奴開始賺錢,也必須先償還先前積欠的所得稅而不是健保費,健保官員就私下坦承,這筆錢很難拿得回來,時間一過,極可能都變成了呆帳。
對於健保欠費的民眾,健保局透過行政執行方式,清查他們的身家財產及薪資所得,卻不願調降平均眷口數,這幾年來向工商界超徵一百七十億元。立委楊麗環昨天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上質詢時氣憤地表示,健保局死要錢,每次要錢就拚命要,對民眾及工商界極為不公平。
健保局副總經理周麗芳表示,如果民眾負擔不起健保保費,健保局目前提供有三種解決方案,除了申請紓困基金外,還可以申請分期繳納保險費,以延緩一次繳清的衝擊,讓民眾能夠有個喘息的機會。
如果民眾完全無力負擔,健保局會協助轉介到其他社會公益的團體,民眾遇有繳費困難,都可以向健保局尋求諮詢,健保局也會依不同的經濟能力,盡力幫助民眾完成清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