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造像九成是女性 主佛造像高達2公尺 水衫雲袖 栩栩如生
【人間社記者觀蘅綜合外電報導】中國湖南省江永縣是女書發源和流傳地,近日文物普查隊發現一座宋代石窟寺,遺址的石窟造像有九成是女性,因此稱為千年石窟女寺。
位於江永縣桃川鎮石←村的石窟女寺,三面臨水,正面石崖上,依山鑿窟造像,有十餘窟百餘座造像。該遺址面積一百六十多平方公尺,佛寺分前後兩殿,有天井卵石路面;出土的豐富文物遺存,包括石窟像、石雕像、雕花香爐、柱礎、元代摩崖碑刻。現存四十八尊石窟佛像,除觀音菩薩像可辨認外,其他女形造像目前尚不能確認身分,其中,高達二公尺的主佛造像是女形,水衫雲袖,莊嚴慈祥,栩栩如生。
江永縣文管所所長謝明堯表示,按先有石窟佛像,而後建寺,再有重修重建的常理分析,該寺始建年代是北宋初,造像年代則更早。一般寺、廟、觀是男性專有領地,女性出家地是庵,而該寺卻是頗具規模、名副其實的女寺,且碑記歷代住持都是女性,如元代住持月皎、清代住持妙光,十分罕見,對研究以男權為主的封建社會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地位,提供了獨特的物證史料。
由於江永是女書發源、流傳地,考古人員推測女書與女寺的產生可能有關係,也是當地女性文化交流的特殊場所。
一九五○年代發現、備受重視的江永女書,是女性創造的神秘符號,世上唯一的女性文字,流傳地點主要在湖南江永及道縣局部地區。
女書體裁有禱神詩、唱本、書信、抒情和敘事詩、柬帖、哭嫁歌、歌謠、兒歌、謎語等;內容豐富,記載婦女的宗教信仰、婚姻家庭、生產勞動、社會交往、女紅藝術、文化娛樂、風俗習慣、道德情操等;傳遞、記載女書的物品主要有書、紙、扇、巾。
由於女書的獨特性,有近二千個符碼,是千餘年來專用於女性之間的情感交流媒介,對語言、歷史、考古、社會、民族、女性學等研究有不可替代的價值,二○○五年以「最具性別意識的文字」入選金氏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