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是個四季分明的國家,在他們傳統俳句的創作裡,有使用季節語的習慣,因此詩人們非常喜歡歌詠不同季節裡的花草樹木或美景,具有春天氣息的童謠作品也不少。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熟悉〈櫻花〉這首歌謠。日本人喜歡賞櫻,這首傳唱已久、作者不詳的歌謠,充分表現櫻花的美。歌詞是這樣的:
櫻花啊 櫻花
農曆三月的天空
一望無際
如彩霞或白雲
散發著淡雅香氣
走吧 走吧
我們賞花去吧
櫻花啊 櫻花
開得滿山片野
一望無際
如彩霞或白雲
旭日東昇時飄散著清香
櫻花啊 櫻花
繽紛綻放著
這首歌謠描寫了農曆三月裡,櫻花盛開的模樣,透過彩霞和白雲,激發讀者對整個情景的想像,讓人打從心底想趕快去賞花。
在上下兩段歌詞中,「櫻花啊櫻花」、「一望無際」,以及「如彩霞或白雲」這三句重複出現,不但加強了櫻花的描繪,也使得歌詞容易朗朗上口。這首家喻戶曉的歌謠,傳達出櫻花在視覺上的美、嗅覺上的香,贏得日本人普遍的共鳴,唱出了日本人對櫻花深切的情感。
在近代的童謠創作中,知名度高的則有相馬御風(一八九三~一九五○)寫的〈春天啊來吧〉:
春天啊來吧
快快來吧
開始會走路的小實
穿著紅色的小木屐
心裡想著出門去玩
等待著你的到來
春天啊來吧
快快來吧
屋前桃樹的
花蕾 全都綻放了
心裡想著早點開花
等待著你的到來
作者運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表現了你我都會擁有的期待心理。以日文來朗誦的話,可以發現它繼承了日本傳統詩歌七五調的特色,具有美妙的韻律感,韻味盎然。上下兩段重複出現的「春天啊來吧 快快來吧」和「等待著你的到來」二句,不但加強了童謠本身的節奏性,也點出了詩眼酖酖春天。
作品以孩童和桃樹為敘述主體的表現手法,也十分成功。因為這首詩是為孩童而寫,詩中出現可愛的小女孩,令人覺得有親切感,而桃樹是象徵春天的植物,非常適合寫入詩裡。
在現代的作品中,以窗道雄(一九○九~)的〈春天來了〉最富有童趣。它的內容是這樣的:
在蝴蝶的眼睛裡
蒲公英是柳橙汁
在羊兒的眼睛裡
小草的嫩芽是兒童餐
在我的眼睛裡
風兒是麵包的呵欠
春天來了!
這首童詩發表於一九六四年,充滿了想像力,從視覺、味覺兩方面來表現春天的來到,最後一句「春天來了 !」道出整首童詩的關鍵字,也是巧妙的結尾法。
讀了以上三首經典作品,我們可以發現只要用心體會春天的美,用眼睛觀察春天的特質,大家都可以運用簡單的文字來書寫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