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過去到現在,「談戀愛」一直不是成人口中的重要事,它不會在高中大學的公告欄或招生簡章中出現,也不會核定為課表的必修學分,但是,青少年朋友仍滿懷希望能建立:屬於自己的親密愛情關係。
不管是情場正得意的少年郎(女),或是正處於「少年維特的煩惱」中,有關因戀愛分手所引起的「愛則欲其生,恨則欲其死」極端手段的新聞,也總是引起雙親分外敏感,愛情的排他性不言而喻。
身為青少年的你們,對異性的興趣與好奇,尤其讓父母心中七上八下。不是憂心孩子約會太早、回家太晚,也不是貶低愛情謳歌友誼,實在是在一切速成的時代,難免擔心愛情常如脫韁野馬,稍恍神便成為「只要我喜歡,有甚麼不可以」的附庸和祭品。
你們或許不知道,約會中的浪漫愉悅、情緒的高低起伏,相處時的爭執心痛,都只是「無常愛情」的一部分。在真實人生裡,愛情固然迷人,但絕不是唯一,戀愛固然深具吸引力,但也具挑戰,它讓人神采飛揚的同時,也順便加值贈送了痛苦無情,能談美麗戀愛的同時,不保證也能漂亮分手。
青少年們最喜愛的休閒酖酖電影、言情小說、漫畫,正是推波愛情的高手,為了加強說服力,作者常將對愛的表現簡化在對性的滿足上,初嚐戀愛的青少年卻常以此為藍本,對身體充滿實驗精神的同時,也將彼此親密關係的分享、了解、溝通層次完全拋棄,讓原本單純的愛,多了一層對人性的挑戰。
所有人和人之間的衝突都可能導致情感破裂,男女彼此曾有的情、愛、性更非必然繼續的保證,雙方心中各有一本「感情收支帳」,但彼此認為是「淨值」負數或「酬賞」穩定升高,卻完全沒有相對性。
談戀愛,經常對原有的人際關係產生衝擊,許多戀愛當事人,不僅忘了同學、朋友,有時連家人也忽略了,這些現象如果只是短暫,當可接受。但如果眼中只有愛情時,也許更需要別人的關心提醒:在享受和煦柔美之風時,也必將承受風向驟變的屬性。
愛上一個人,並且願意走入愛情海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同樣的,不再愛一個人也是一連串的過程。
不要怕「分手」,從小到大,我們都有多次「分離」的經驗。當兩人不再相愛時,也不必激烈的相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