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在世界各個民族、不同時代的生活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尤以「泡溫泉」,更是生活裏重要的一環。台北市陽明山下的北投溫泉,早在清朝時即被發現,在日據時期,更設立了官兵療養所,因泉質屬硫磺泉,且泉源豐富,對於皮膚病及關結炎等有改善的效果,以致發展至今,轄區內的觀光飯店林立,惟因往日過多的尋芳客,在此泡浴之意不在泉,致有心享受渡假休閒的溫泉迷,寧可遠行至台東知本或南投的廬山溫泉,也不敢到北投一親溫泉之芳澤,實在令人為之惋惜!其實,隨著北投風化之名日漸沒落之際,國民旅遊風氣日盛的今天,有心重振北投溫泉盛名,發展正派經營休閒渡假的業者,已相繼地在北投地區,投入了相當鉅額的資金,看好往後的觀光事業發展。其中,坐落在台北捷運新北投車站旁的「泉都溫泉休閒飯店」,正是由講究專業經營管理,格調非常高雅的渡假飯店。
屬於「台灣休閒旅館協會」成員的泉都溫泉休閒飯店,臨接北投公園與陽明山國家公園,對外的聯絡交通,可說非常便利,是北投地區少數擁有合法營業執照的觀光飯店。在飯店內,提供泡湯的溫泉,係引自於陽明山馬槽附近的源頭,水質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溫泉的水質極佳,配合進口的衛浴設備,以及超音波淋浴、三溫暖烤箱等設施,使您在舒適個性化的環境中,能夠盡情地享受北投溫泉「香」,滌盡一身的疲累。
號稱「台灣別府」(「別府」為日本九州著名溫泉勝地)的北投溫泉,有俗稱鐵湯、瀧湯、星湯三種泉質。光緒二十二年三月,對北投溫泉情有獨鍾的平田源吾,在北投溪畔創建台灣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成為北投溫泉浴場的始祖,從此開展北投與台灣的溫泉文化。
八頭、八投,是北投地區平埔族凱達格蘭族語言Pakto的稱呼,漢人以音譯為「北投」,是「女巫」的意思,一九四五年後,改稱為「北投」,至一九六八年,才正式劃入台北市的行政區域內。在明朝末年期間,先後有西班牙人、荷蘭人來此,與原住民進行硫磺的交易。清康熙三十六年(西元一六九七年)間,郁永河來台開採硫磺,漢人才逐漸從唭哩岸開發,當時商旅由台北到淡水經商,都要經過唭哩岸,也成為淡北地區的農業發祥地。日治時期,「北投溫泉」的名號震天價響,更遠播至東瀛,尤其在一九二三年,日本皇太子裕仁親臨北投,讓北投溫泉的聲名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