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資產清算不完 人才湧入避難

 |2009.02.04
658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雷曼兄弟公司在去年九月宣布倒閉,不僅聲譽掃地,還被迫搬出美輪美奐的總部。但是,沒想到雷曼工作最近卻變成華爾街最炙手可熱的職缺之一。

這是因為雷曼雖將大部分事業賣給巴克萊資本公司和野村控股公司,手上仍握有各色資產,包括七十億美元現金、逾一千四百筆總值一百二十三億美元的私人投資,及五十萬紙與四千個交易夥伴簽訂的衍生契約。結果,雷曼也成為大批失業金融專才眼中相對安穩的避難所,甚至早已成為前執行長傅德的非正式工作場所。

雷曼現任執行長、負責監管雷曼清算業務的馬索說:「我們正因處理履歷而忙得不可開交。」他說,這些求職者全都大有來頭,曾在美國銀行(BoA)、花旗集團、摩根士丹利等明星級企業工作過,「現在景氣冷颼颼,求職者滿街跑」。

以過去的標準來看,雷曼開出的薪酬並不誘人,但有許多看不見的福利。例如,雷曼可能至少需花兩年才能完成清算,雀屏中選的應徵者在這段期間大可不必擔心沒頭路。

紐約整頓業者Alvarez & Marsal公司(A&M)負責收拾雷曼的爛攤子,馬索的目標是在未來十八至二十四個月把雷曼悉數拆解出脫,但許多重整專家認為,這個時間表太趕。

在雷曼倒閉時遭眾人唾棄的前董事長兼執行長傅德,已在今年一月一日從雷曼的員工名冊中除名,且不得再使用公司提供的黑色賓士車。

  但雷曼仍讓傅德在公司保有一間辦公室,馬索每周都會徵求傅德對雷曼業務的看法,馬索說:「我們告訴他,要是沒打算另謀高就,不妨留下來,關於雷曼資產的問題,他是知無不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