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部落格】米棧步道 尋幽思古

 |2009.01.30
749觀看次
字級

【本報花蓮訊】花蓮米棧古道連結海岸山脈東側和花東縱谷,是日據時代水璉村民挑米外送的重要越嶺孔道,並因而形成特殊的挑夫文化,新春不妨到米棧生態步道健身和尋訪人文風情。

花蓮海岸山脈東側水璉村民耕種的稻米,從日據時代起至民國五十年代間,多運往花東縱谷地區販售,當時挑夫翻越海岸山脈抵達西側聚落後,把稻米集中在渡船口棧內,等待渡船橫越花蓮溪再送到對岸的壽豐販售,這處集中稻米的山腰聚落因此被稱為「米棧」。

民國五十七年後,台十一線東部濱海公路和一百九十三產業道路陸續通車,米棧古道因運輸效益銳減沒落而功成身退,但米棧社區居民為了保存古道的特殊人文歷史和維護生態多樣性,積極爭取重建,獲水土保持局支持,以生態工法重新整建成為生態步道。

米棧生態步道全長一千七百公尺,徒步來回約需兩小時,沿途有青翠的竹林,小溪設有人工魚梯維護魚類生態,在半山腰的觀景台可瞭望壽豐溪的沙洲,站在山頂稜線上可把縱谷平原的風光盡收眼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