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5.03% 近6年同月新高 總失業人數逾80萬 痛苦指數27年新高
【本報台北訊】主計處昨天公布去年十二月失業人數逼近五十五萬人,改寫歷年新高紀錄,如過再加計隱藏性失業,總失業人數超過八十萬人,連帶使得去年全年的痛苦指數刷新近二十七年新高。
國內景氣冷颼颼,失業人口也不斷飆升,導致去年十二月失業率高達百分之五點零三,創下近六年同月新高,受失業波及人數也多達一百一十六萬四千人,改寫六年多以來新高;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黃建中不諱言,這一波失業潮來襲的「速度之快、幅度之大」,都是「歷年之最」。
其中,有多達二十五萬名的失業人口,是因為關廠歇業丟了工作,幾乎回到上一波經濟衰退(民國九十一年)期間的水準,顯示景氣快速衰退,是導致勞動市場每況愈下的主要原因。
也因此,如加計「每周工時低於十六小時」的低度運用人力,及「想找工作但未找工作」的怯志工作者,黃建中表示,國內整體隱藏性失業人數,已高達八十萬三千人;他補充,目前國內勞動市場充斥著「裁員減薪」、「縮減工時」、「就業萎縮」的現象。
影響所及,國內受雇員工的工時與薪資發生巨變;十二月的資料指出,每周工時小於三十五小時的就業者,人數已多達一百二十萬六千人,主要是受到服務業業務縮減、營造業工程減少及製造業廠商實施無薪假等措施影響。
薪資部分,加計各種加班費、福利津貼、業務獎金後,國內上班族去年十一月的平均薪資只剩下三萬八千六百九十一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一千三百八十九元,已經連續四個月出現衰退,下降幅度高達百分之三點四七,是歷年以來最大減幅。
所以,雖然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物價漲幅已逐漸趨緩,但失業率卻不斷逆勢飆高,使得去年全年的痛苦指數(物價年增率加失業率年增率)高達百分之七點六六,改寫自第二次能源危機以來的新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