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力量】頑石也能點頭

墨客 |2009.01.20
394觀看次
字級



在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那些考試考得好、行為行得正、按牌理出牌的孩子是「好學生」,只要他們有好的表現,就積極給予獎勵,甚至為他們的小缺失睜隻眼、閉隻眼;相反地,那些愛搗蛋、罵髒話、惡作劇的「小混混」,則是師長的「眼中釘」,恨不得他們在視線範圍裡煙消雲散。

以前我的班級裡頭,有一個學生叫「小軒」,他的家庭背景與經歷,真的可以用「淒慘」來形容。

在國小六年的歲月當中,總共就讀了八所學校;前四年,平均一個學期換了一所,直到轉至我的班級,才勉強熬了一年半。他的爸爸是賭場的一分子,小軒說從三年級起,就再也沒見過父親;媽媽在酒店上班,經常媽媽回家時,小軒上床睡覺了,而小軒起床時,媽媽還在睡,因此母子見面的機會微忽其微。就爸媽的情況看來,小軒應該不會是一個「正常生活」的孩子。

有次我陪小軒回家,他的家並非位於大馬路旁,而是要一轉再轉地鑽進巷弄裡,才發現一間破舊的木造房子,而且只有一層樓;踏進家門後,更令我驚訝,屋內只有一盞小燈,床是全家共用的,小軒說也不是每天會有人回來睡。

看到他的家庭狀況,再想到父母親長期與他「半隔離」的生活,頓時覺得,一個孩子的出生與成長,真的不是自己能決定的。我常跟小軒說,每個人的身世,不是自己所能掌握的,重要的是,不要受到家庭背景的影響而迷失自己,更不要因為自己的不如人,而自暴自棄。

教育的目的,不就是「教人為善」嗎?我們以為那些乖乖牌的孩子,才是教育的中堅分子,但是當我們看到弱勢的孩子,在受到鼓勵與支持之後所得到的成長,一日比一日優越,這不就是教育的成功與身為師長的驕傲嗎?

我們也常說:「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教育,就是要用愛去化解無形的強弱差距,消弭各類型的不公平,讓弱勢與性情惡劣的孩子透過愛的滋潤而增加自信,再將刻苦向上的精神與榜樣,感化更多底層的人。

當我看到畢業前的小軒,從當初在輔導紀錄簿中的「罄竹難書」,到現在發現自信與自我,我真的相信,給孩子正向的鼓勵、肯定,就算是頑石,也能點頭!

直到現在,每逢國中段考讀半天時,總會在午餐時間接到電話,另一頭的小軒精神奕奕的說:「老師,我在大門口,我來看你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