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特展】堅持20年創作之路 楊惠姍感謝大家

人間社記者莊姿婷、羅熙珍 |2009.01.19
809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莊姿婷、羅熙珍大樹報導】「那天在安座四點七公尺高的『千手千眼千悲智』作品時,我哭了。」楊惠姍說這是喜極而泣,因為大家的努力,才能讓展出順利、圓滿,「也因為大家的支持與鼓勵,成就二十年的琉璃人生。」享譽國際的琉璃藝術家楊惠姍,在「千手千眼護人間─楊惠姍二十年琉璃佛像展」開幕中,說出她此次佈展的感動。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十七日舉行「千手千眼護人間─楊惠姍二十年琉璃佛像展」開幕,包括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心定和尚、琉璃藝術家楊惠姍、琉璃工房執行長張毅等人出席。

心定和尚對於楊惠姍在創作琉璃藝術時的精神與毅力,感到敬佩與讚嘆。心定和尚說,創作佛像最難的部分,是在於模擬並表現出佛菩薩的慈悲,他在楊惠姍的作品中,深刻感受到諸佛菩薩的慈悲,心定和尚更以「超越古人,後無來者」來稱讚楊惠姍作品的藝術成就。(人間社記者安曉得攝)

失傳二千年 接續脫蠟法  

「二十年前與惠姍到新竹拜訪製作玻璃的前輩時,許多人勸我們不要走這條路。」提到創作的過程,與楊惠姍合作二十八年的張毅表示,二十年來,琉璃工房在沒人看好的情況下,不但接續起失傳二千年的「脫蠟鑄造法」,給予水晶琉璃不同的生命。而楊惠姍在作品中,傳遞出東方生活哲學的語言,也讓全世界的人,在琉璃中看到佛教的慈悲。

從影十多年 為琉璃準備 

從影壇事業最高峰毅然放下,選擇回歸藝術創作之路,楊惠姍不諱言,對於這個決定,她從未後悔過。她認為十多年的電影路,冥冥之中在為二十年的琉璃創作之路做準備,她在戲劇中體驗過一百多種人生,她把演戲時如何揣摩劇中角色的方式,轉化為自己的風格語言,並透過藝術作品,賦予每件作品「生命」。

對藝術執著 挑戰再挑戰  

「我對琉璃藝術的堅持與執著,也是內心的一種修持」,楊惠姍表示,創造那麼多年,難免會覺得累、遇到瓶頸,可是卻從來都不曾想要放棄,她認為遇到問題時就是增長智慧的時候,所以二十年來,她秉持著慈悲心、歡喜心,「因為只要身心健康,腦袋思維會清楚,我就可以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楊惠姍興奮地說,對於琉璃藝術,會永無止境地挑戰再挑戰,只希望藉著琉璃佛像,與眾生廣結善緣。

楊惠姍二十年琉璃佛像展即日起在佛光緣美術館總館展出,民眾可前往參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