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擔如來家業 成立念佛會、興建大雄寶殿與創辦佛學院 注重僧伽教育 為時人敬重 享壽90
【本報綜合報導】高雄市元亨寺前任住持菩妙長老十三日晚上六時十五分圓寂,享壽九十,僧臘七十三,戒臘五十五。元亨寺表示,菩妙長老於十四日入斂,信眾也將連續四十九日念佛回向;佛光山都監院長慧傳法師,今天也將代表佛光山前往致意。
專修淨土法門
菩妙長老,俗名劉雄,高雄縣人,一九二一年出生,一九三七年禮台南竹溪寺一淨法師披度出家,法名悟全,號菩妙;一九四七年,在大崗山閉關三年;一九五五年在台中寶覺寺受具足戒;此後在埔里觀音山、楠梓慈雲寺閉關三年,專修淨土法門,深通念佛三昧。
一九六四年受高雄元亨寺管理人林張枝居士之請,出任該寺住持,同年農曆八月十五日舉行晉山大典。典禮中,菩妙長老表示他有三個心願—成立念佛會、興建大雄寶殿與創辦佛學院。
這三個心願在當時社會背景與元亨寺的條件而言,都是非常艱鉅。
首次啟建49天佛七
在他的主持與教化下,當年十一月就成立了「元亨寺念佛會」,至今數十年不曾間斷;一九六七年七月,購得與元亨寺連接的兩甲多山坡地,作為興建大雄寶殿之用;一九七一年三月整地,一九七二年申請建築執照,並再購得鄰接山坡地三千多坪,開始了歷時十餘年的建殿工程,大雄寶殿終於於一九八四年竣工啟用,在舉行落成典禮後,啟建彌陀佛七連續四十九天,可說是台灣首次最長的佛七法會。
創辦佛學院的心願,也於一九九○年實現,禮請以辦僧教育著名的演培法師任院長、會寬法師為副院長。在元亨佛學院未創設前,向來注重僧伽教育的菩妙長老就送僧眾就讀其他寺院的佛學院,甚至資助學僧出國深造,所以寺中僧眾求學風氣很盛。
菩妙長老一生淡泊名利,持戒精嚴,專修淨土,老實念佛,處事謙和,為時人所敬重。在修持上,開示學人首重老實修行,並倡導念佛法門,其任內經常禮請高僧大德定期舉辦講經法會。
漢譯南傳大藏經
在文化教育方面,一九八九年發行「妙林雜誌」;一九九○年更集聚多方信士,倡譯南傳大藏經十冊,聘請吳老擇居士擔任編譯,是台灣佛教史上第一部《漢譯南傳大藏經》,已出版流通。
菩妙長老一九八三年當選高雄市佛教分會理事長,任內積極推動會務,配合政府政策,改善社會風氣、淨化人心,獲高雄市政府獎勵和肯定,受頒全國全體教忠教孝績優團體獎,並籌畫購置永久會館,為募化而舉辦法會等活動,最後不足之數由他全額補足,終於實現一百五十坪的佛教會館作為推展法務之永久會址。
獲好人好事代表
興辦教育、文化、慈善公益事業上卓有佳績的菩妙長老,一九九二年當選全國好人好事代表,其所領導的「慈仁文教基金會」,一九九四年經教育部推薦,從四百六十八個基金會脫穎而出,成為十名績優單位之一。
綜觀菩妙長老平生,克己克儉,教化世人,虔修福慧、闡教弘法,數十載為法為人,普利緇素二眾,成就菩提道果;數月前因病住院,十三日法眷為他念佛祈福,唯他娑婆緣盡,安詳示寂,祈願長老乘願再來,廣度有情,同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