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門診發現不少尿液逆流的小病號,都以類似感冒發燒及腸道症狀表現,若未能及早確診並治療,腎臟功能即可能遭到破壞,而需面對終生洗腎的命運。醫師提醒,小寶寶若發燒不退,且合併出現腹脹、腹瀉、腹痛等症狀又久久不見改善,家長不妨陪同就醫並檢查泌尿道。
三軍總醫院小兒外科醫師陳克琦表示,兒童膀胱輸尿管逆流的發生率為百分之一至三,臨床症狀以發燒、厭食、嘔吐、倦怠及腸道不適為主,嚴重時會導致續發性高血壓、蛋白尿,甚至惡化為慢性腎衰竭,不容掉以輕心。
膀胱輸尿管的尿液逆流,大多是膀胱及輸尿管交接口異常所致。陳克琦表示,一旦膀胱和輸尿管交接口閉不緊,小孩子解尿時,膀胱用力收縮,尿液就可能往上回流到輸尿管及腎臟,引起尿路感染。
陳克琦說,碰到嚴重型的尿液逆流病童,採行內視鏡療法,從尿道口伸入器械,直扺膀胱,在輸尿管進入膀胱的入口下緣,注射一種主成分為玻尿酸的特殊物質,縮小膀胱輸尿管交接口的口徑,進而阻止尿液逆流。該院近來為二十名小病號施術,成功率近六成。
新店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楊緒棣表示,除了注射玻尿酸成分的療法外,透過腹腔鏡進入病童腹腔,把一段約二點五公分的輸尿管包埋在膀胱壁裡面,再藉由解尿時的膀胱收縮力道,壓迫輸尿管,而達減少尿液逆流的另一治療模式,家長也可參考。他說,這種治療模式成功率逾九成,效果可維持五年以上,有些病童甚至一輩子未再遭受尿液逆流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