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製立體地圖 盲生摸讀清大校園

 |2009.01.12
918觀看次
字級

【本報新竹訊】從下學期開始,清華大學的盲生不必趴趴走,就能用觸覺認識校園。三名修習「勞作服務—服務學習」課程的大一新生,手工製作清大立體地圖,清大盲友會總幹事楊秋玉說:「這張地圖能讓盲生摸索清華,也讓新生在製圖過程中摸索新環境。」

清大過去勞作服務內容以打掃校園為主,九十六年度新生可用義工服務取代打掃。參與校園立體地圖製作的數學系新生蘇子瞻說:「這比掃地有意義。」

楊秋玉表示,盲友會的老師常以手指在盲生手掌上繪圖,介紹校園景觀,但手掌空間有限,較難讓盲生理解全校建築的相對位置。立體地圖約兩臂寬,盲生摸讀,就能迅速建立空間概念。

此外,立體地圖也配合不同校園景觀,採取類似觸感的素材。如以砂紙製作馬路;用飛機木呈現原木搭建的野台。

為了解盲生需求,參與製圖的三位同學以兩個月時間與盲生討論、矇眼體驗視障人士生活,並與盲生走遍校園,找出危險處或未盡完善的無障礙設施,提報校方改善,直到十一月底才開始製圖。楊秋玉說:「舖陳期長,但值得。」

工科系新生謝仲翔現在在路上遇到盲生,會主動帶他走一段路;中文系一年級廖柏安因結識盲生好友,進而加入製圖團隊,她將在寒假協助盲友會校正有聲書。

「這是個有趣的嘗試。」大四視障生陳璽帆對清大校園已有概念,他認為,立體地圖對盲生新生與不熟悉清大校園的視障人士大有幫助。

目前立體地圖完成度達百分之七十,同學將在期末考後趕工,盼在寒假前完成。楊秋玉表示,完工後會加上點字,若技術可行,還會植入晶片,升級成「有聲地圖」。未來地圖會放在盲友會,歡迎視障人士前來摸讀清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