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園裡看別人在玩飛盤,別以為那只是個小遊戲。人類玩飛盤的歷史,可追溯到西元前七百年,第十八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五項運動之一的「擲石碟(DISKOS)」,就有飛盤的雛型,後來演變成鐵餅競技。
現今所使用的飛盤,是經過不斷的改進,質料由金屬演變為塑膠技術上,也不斷的研究精進,才成為目前這樣多變化的形態。
飛盤現在是國際級的運動項目,在二○○九年高雄世界運動會中,飛盤就列為「時尚運動」比賽項目。近年,飛盤不僅登上競技場,甚至成了人與狗之間的互動玩具。
多數人以為飛盤只是扔來扔去,好像很無聊,其實它可是有很多玩法呢!
中華民國飛盤協會指出,飛盤運動區分為團體賽及個人賽:團體賽分為飛盤爭奪賽、飛盤勇氣賽;個人賽則分成飛盤高爾夫、擲遠、擲準、回收計時、投跑接、越野賽、花式飛盤、雙飛盤。而台灣的飛盤運動在國際已有不錯表現。
上述是人擲飛盤的競技方式,近幾年流行的飛盤狗比賽,有完全不同的競賽方式分為花式賽、計時賽、距離賽。台灣飛盤狗協會表示,隨著時代變遷,狗兒的功能不再只是工作、陪伴和看家。藉由飛盤遊戲將和狗兒之間的關係晉升為夥伴模式,讓狗與人手上的飛盤嬉戲。「狗兒不僅是人類忠實的朋友,藉由這個運動更可以讓牠與人互動良好,關係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