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布里奇醫學中心主任勞倫斯,蕭博士曾發表一項自己的研究成果:人類女性之所以存在更年期,是因為更年期能帶來族群中「祖母」角色的出現。
他解釋:在早期人類的社會中,不再具有生育能力的「祖母」,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第三代的照顧以及食物的採集中;而祖母的女兒們--也就是家族的第二代成員,則能專注於盡可能地多生育下一代。
在絕大多數哺乳動物裡,雌性個體一直到自然死亡之前,都保持生育的可能性,特別的是對於這些哺乳動物而言,即使生存生育的衰退期,也沒有類似於人類中的「更年期」症狀。
科學界對於人類女性為何存在更年期始終沒有達成共識,研究者只知道這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現象。此前在科學界中流行兩種進化論的解釋:「早夭假說」與「祖母假說」,而蕭博士的觀點可被視為對後者的有力支持。
生育年齡和更年期年齡的普查數據可以是這一理論的證據。在現代社會中,以中國為例,女性平均生育年齡為二十四點一歲,而平均更年期年齡為四十八點五歲,在蕭博士研究的坦桑尼亞北部的原始部落婦女身上,平均生育年齡為十七歲,而進入生育衰退期的平均年齡則為三十五歲,其中的年齡間隔,恰好是一代人成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