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斃業生」 延畢考碩士約增2成 建議青輔會設提早實習部門
【本報台北訊】「畢業即失業,等於『斃業』!」數十名台灣大學的學生昨天在台大校門口,化身「斃業生」,呼籲產官學界正視大學生失業問題,不要讓他們「坐以待斃」。
金融海嘯凍傷全球景氣,台灣失業率再創新高,大學生失業率更突破六成。近十幾名台大學生昨天穿著黑色學士服,在校門口搭起「斃業生」靈堂,在寒風細雨及誦經聲陪伴下,捧著自己的「遺照」,走到靈堂前,灑冥紙、課本,還躺在地上捲白布,象徵行屍走肉,只能「捲鋪蓋」回家當米蟲。
台大政治系四年級蔡宇薇表示,過去政府普設大學的政策,今日正受到嚴酷考驗。面對金融風暴,大學針對學生的就業輔導,仍停留在提供就業資訊、辦理大型校園徵才活動,皆已不符市場需求。
蔡宇薇說,她認識一個去年中文系畢業的學姊,原本在廣告公司上班,也在這一波金融風暴被裁員,原本還想朝精品公關深造的她,目前只能在補習班打工。
台大中文系三年級的吳尹文則說,輔修教育學程的她,本希望成為一名國中教師,但目前流浪教師充斥,讓她對未來感到茫然;現階段只能充實英語能力,培養第二專長,降低求職不確定感。
吳尹文透露,班上同學看到現在景氣如此差,大家紛紛延畢考公職或研究所,報考研究所的學生大概增加約二成。
蔡宇薇建議,青輔會應設立讓大學生提早實習的部門,讓現階段「青年職場體驗計畫」,也開放給大三、大四學生提早到職場實習。
台大創意創業學程兼任教授夏學理表示,台大畢業的學生,以往跟失業是沾不上邊的,現在連他們都站出來了。
「就業都有問題了,更何況是創業。」夏學理說,政府應該多提供青年國際參與的機會,讓大學生就業市場不止在台灣,也能跟國際接軌,增加國外就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