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妃仁者道鑑:
謝謝您對於「深秋拜訪伏爾泰」文章的回應,尤其是附件中的兩張照片傳達秋天楓葉的金黃燦爛和烈火紅似的熱情,讓我在深秋中尤其感到溫馨,信中說:「您自今年八月在人間福報開始刊登的〈世界之心—看歐洲〉專欄,我可是篇篇都有在拜讀之,坦白說,您這篇伏爾泰小鎮造訪後所寫的關於歐洲文化省思的內涵是最令我欣賞的!或許也是因為其中,您提到許多關於英國啟蒙以及許多開放式的思潮對他的影響,實在讓對英國有特別情感的我倍覺身有同感,此外,這句話『雖然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是我誓死維護你說話的權利。』也深深地道出我自小所崇尚的歐洲思潮中影響我為人處事很深刻的一個理念。」

您提到這篇是所有文章中最欣賞的一篇,因為談的是歐洲文化省思的內涵,確實到歐洲來這兩年,我一直在探索歐洲的文化內涵,為什麼在歐洲境內,各個國家生活中,都能夠展現出深厚的人文素養和民主自由?為什麼歐洲的公共制度能夠落實徹底?這與傳統的亞洲社會中的講究私德,卻漠視公德,忽略公共大眾的權益是有落差的,我的意思不是歐洲什麼都好、亞洲什麼都差,而是亞洲、歐洲社會各有優缺點,如兩者之間能夠互補優缺,從歐洲的所見所聞裡,讓我去思考亞洲社會裡的問題和有待改進之處,而在歐洲的硬體建築中,我可以尋跡了解其宗教人文思想,從哲學、文學家的文章言行當中,令我可以探索歐洲的文明根源,這也是為什麼每到一個城市,我都要去閱讀人事物,透過雙眼所見,雙手用照相機將影像紀錄,再仔細思惟省思,讓歐洲的文明、人文素養和聖賢的思想滋潤我的心靈,透過筆能夠分享給更多的人。
我還在學習當中,歐洲有太多可以汲取之處,遺憾的是我的語言能力太差,無法深入德文、法文、西文、葡文、荷文、義大利文、瑞典文等等,不然讀各種資料和文章就更容易了。唉!書到用時方恨少,看到歐洲各國小孩就開始學其他語言,到了大學就能夠精通三種語言,這種語言的能力讓國與國之間或是如我所居住的瑞士一國有四種官方語言都能溝通無障礙,歐盟倡導「共同體」,同體共生的落實首先就要先學習彼此的語言,讓人我交流無障礙,貨才能暢其流,人才能夠各國所需任用。
語言之重要,今年初連堅持「法文」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的法國人,都收起了驕傲心,法國政府的教育政策,落實在小學時候就開始加入英文教育了。這也激起我想要多學其他語言的動力,諸佛菩薩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唯有誓願多學語文才能廣度一切眾生啊!
謝謝您的邀請,邀請我到石墉古堡(chillon)去拜訪拜倫和那位憂國憂民的Bonivard。拜倫是我欣賞的文學家之一,回到我們在瑞士的家│日內瓦會議中心,我當然樂意於放香日午後時分去chillon古城拜訪拜倫,重溫膾炙人口的十四行詩(The Prisoner of Chillon)詩篇,體會Bonivard憂國憂民的心境,雖然我們是不同的宗教,但是憐憫眾生苦痛的慈悲心是相同的,聖賢無二般,慈悲心相繫。
期待回瑞士石墉古堡之約,讓我們穿越時空和詩人拜倫相見。祝
深秋吉祥 心靈豐收
滿謙合十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