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桑生態攝影 不輸專業

 |2009.01.02
364觀看次
字級

【本報埔里訊】南投縣桃米生態村「青蛙丫婆」王惠美以傻瓜相機記錄樹蛙的精采生活,她說,這樣才能讓跟青蛙一起融入棲息的環境,也才能用相機,緊貼拍下牠們的姿態。

南投縣埔里鎮桃米生態村見學園區推出生態攝影展,除了前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副主任彭國棟等專家作品外,全是在地桃米社區居民,貼近桃米豐富的青蛙、蜻蜓所捕捉的畫面,此展將持續展到二月中旬。

三年前到桃米生態村定居經營青蛙丫婆民宿的王惠美說,她在蓋房子的時候,第一次見識到青蛙的生命力,因為只要一處小積水,就會生出一大群小蝌蚪,而為了讓這群小生命能長腳「跳離」工地,她寧可讓房子從暑假延到寒假才完工。

王惠美笑說,會變成青蛙丫婆,是和她一樣迷上生態攝影的妹妹王惠芬的小孫女,有次她帶著小孫女回桃米,在一處茭白筍田旁,小孫女突然慢慢得叫她「青蛙丫婆」,就這樣才五十六歲的她和丫婆就分不開了。

這次生態攝影展,王惠美和王惠芬展出一件「黑蒙西氏小雨蛙」從交配、下第一顆蛋,到半小時、一、二、三、四小時及二天、三天變成蝌蚪的完整過程,連受精卵從單顆分裂成二、四、八個細胞的畫面都鉅細靡遺,彭國棟不禁稱許,這可是歐巴桑做到科學家都不見得做成功的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