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莘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稷峰鎮近日進行文物普查,發現仰紹文化遺址、經幢、寺廟及古堡等四處文物古蹟,對研究汾河流域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分布,及其文化類型歸屬有重要參考價值。
稷山縣原稷王廟文管所所長劉彥俊介紹說,普查隊在吉家莊村北二百公尺處,新發現一處仰紹文化遺址。該遺址東西兩側各臨一條季節性河溝,分布面積四萬五千多平方公尺;文化層採集有仰紹文化廟底溝類型的泥質陶罐、尖底瓶、缽、盆等殘片,以及繩紋、籃紋等紋飾。
在稷峰鎮賈峪村宅院內發現的北魏時期青石經幢,顯示魏體經文,書法古樸遒勁,雖經千餘年風雨侵蝕,渾厚蒼勁之氣猶存。該經幢目前由稷山縣大佛寺保管。另外,賈峪村一座建於清道光十九年的火神廟,整體建築保存完好,有參考價值。
在姚村附近的明清時期堡址,分布面積萬餘平方公尺,是研究明清時期村落布局,及軍事城防的重要實物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