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滄綜合外電報導】中國福建省泉州天后宮二十六日「涉台文物保護工程啟動儀式」,中國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張銘清等出席與會,正式啟動由中央財政支持、十餘個省份的涉台文物保護工程。
由中國國務院台辦、國家文物局、福建省政府合辦的涉台文物保護工程啟動儀式中,單霽翔指出,涉台文物是指與台灣親情、血緣、情感等方面有關係密切,以及在歷史、科學、藝術具有重要價值的文物。經過兩年實地調查,國家文物局登記了涉台文物一千三百五十四處,其中超過一千處文物在福建,另外在廣東、浙江、江蘇,北京、重慶等地也有大量分布。
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福建省文物部門在全省展開涉台文物普查工作,登記了千餘處相關文物,並制定「海峽西岸文化遺產保護規畫」,包括保護、維修湄洲媽祖廟等重點文物。
涉台文物保護工程包括文物普查與修復、編制專項保護規畫等工作,預計五年完成。中央和各地方財政將成為該保護工程的主要經濟來源,並吸收民間及部分外資參與。此外,該工程也聘請台灣歷史學家、文物保護專家及重要歷史見證人作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