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玩家,特愛跟著書中描述的景物去尋訪名勝古蹟,享受特殊的旅遊趣味。例如:《愛麗絲夢遊仙境》、《哈利波特》、《魔界》、《納尼亞傳奇》等書籍或電影中的部分情節,就是依據英國牛津大學的景物所構思出來的。
基督學院和愛麗絲紀念品專賣店之間的寬廣草坪。草坪中央白色的立竿,是英國傳統體育競賽──打板球時所用的道具。
今年秋天,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六早晨,為了尋找《愛麗絲夢遊仙境》作者卡洛爾的生平事跡,我前往倫敦瀰漫著人文氣息的大學城──牛津大學漫遊。
來到倫敦的遊客,通常都會選擇牛津或劍橋,作為一天的旅遊行程。但牛津是「城裡有大學」,而劍橋是「大學裡有城鎮」。簡單的說,牛津比劍橋要大得多,如果只想要一日遊,劍橋會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因為牛津是作者卡洛爾和故事裡愛麗絲小姐的家,我還是決定專程拜訪牛津。牛津大學由各個學院所組成,而路易斯‧卡洛爾在其中最大的學院──基督學院裡度過了他的生平。一開始,他是數學系學生,畢業後留任講師,最後是以教授身分繼續留在學校裡。
基督學院內偌大的餐廳裡有一扇愛麗絲的彩繪玻璃窗,這裡同時也是電影《哈利波特》中,霍格華茲魔法學院的餐廳場景。
數學教授說童話
1525年成立的基督學院,被偌大的草坪和牧草地所圍繞,保有古意蒼然的風情。1851年,正值少年的道吉森就讀於基督學院。選擇就讀數學系的卡洛爾,入學後展現了驚人的數學天分,畢業即被學校延攬擔任該校的講師,幾年後接任教授的工作。
在47年的求學及教學生涯裡,卡洛爾都不曾離開過牛津。單身的卡洛爾,總愛在閒暇之餘,陪小女孩們玩遊戲。其中,學長亨利‧喬治‧李德爾的第三個女兒愛麗絲‧李德爾,是道吉森最親近的忘年之交。
1862年7月4日,卡洛爾和李德爾家的三姐妹,到牛津鄰近的哥斯道出遊。在前往目的地的船上,小朋友們嚷著要聽道吉森叔叔說故事,卡洛爾於是一面划船,一面編了愛麗絲進入大黑洞的故事。
雀躍的夏日午後
這一天結束行程回家的途中,愛麗絲在玄關前對卡洛爾說:「道吉森叔叔,白天您說給我們聽的那個故事,您把它寫下來,然後我當那個主角愛麗絲好不好?」愛麗絲提出了懇求。不久之後,卡洛爾遵守了和小女孩之間的約定,完成了《愛麗絲夢遊仙境》,並且出版成冊。
故事書出版的那天,是一個潮濕又陰冷的天氣,但我猜想,在卡洛爾和三個姐妹的回憶裡,那是一個「讓人雀躍的夏日午後」,而《愛麗絲夢遊仙境》也是有如黃金般燦爛耀眼的故事吧。
在牛津大學的網頁上,你可以看到基督學院「愛麗絲導覽」的相關介紹。不過,現場卻沒有個別的導覽服務。警衛告訴我,在牛津大學校區餐廳的第五個窗戶──「愛麗絲之窗」,便可找到愛麗絲作者的肖像。
找尋道吉森肖像
我大踏步走進校園裡,名為「方庭」的這座大學校園,四周盡是古色古香的威赫建築。這些建築大部分作為學生宿舍和教授的研究室,其中當然少不了卡洛爾生前的房間,但是並不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
走過一小段草坪,來到了偌大的餐廳。餐廳走道的牆上,排列了由基督學院內部人員完成的歷屆傑出校友肖像。在餐廳入口處的左手邊,我生平第一次見到這幅名人肖像──路易斯‧卡洛爾,不,應該說是道吉森教授了。
瘦削而富有文人氣息的輪廓下,不知這是幾歲時完成的肖像,看起來有些上了年紀,但難得的是,臉上一點也看不出滄桑歲月的痕跡。畫裡的卡洛斯,全然是一位學者,嶄露出溫文儒雅、處事淡然、不與人爭的風範。
彩繪愛麗絲之窗
話又說回來,這個大廳裡的「愛麗絲之窗」到底在哪裡呢?我抬頭搜尋四面八方高聳牆壁上的彩繪玻璃窗,但視線所及全都是有關上帝事跡的聖畫,怎麼樣也找不著有關愛麗絲的彩繪作品。
「有了,找到了!愛麗絲在那裡!」忽然間,一群站在我旁邊、美國來的遊客低聲驚呼了起來。「哪裡?在哪裡?」順著他們手指的方向看過去,第五個窗戶就在一扇由八面小玻璃併成的窗戶最左邊角落的彩繪玻璃上,終於看到了小巧的愛麗絲立像。
我的天哪,怎麼會這麼小!難怪那麼難發現。仔細一看,其餘的七面玻璃窗也都分別彩繪了穿著背心的兔子、嘟嘟鳥、女王等《愛麗絲夢遊仙境》裡登場的主人翁,栩栩如生的安靜待在窗戶一隅。既然要做,何不弄大一點,小得像指甲一樣算什麼嘛!
各地遊客齊聚一堂
當我渾然忘我的抬頭望著愛麗絲的彩繪,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早已聚攏在我的四周,同樣也看著愛麗絲的彩繪,壓低了聲音、交頭接耳的互換心得。我聽見英語、日本話、西班牙語等各種不同語言表達出來的感嘆。那一瞬間,我們彷彿一同走入了愛麗絲的世界,回到金色光芒閃耀的那個夏日午後。
離基督學院校門不到十步距離的地方,看到了一家「愛麗絲之屋」。入口處擺著兔子和愛麗絲,屋內則是另一個小小的「奇異世界」,擺滿了包括會倒著走的時鐘在內,以《愛麗絲夢遊仙境》裡出現的主人翁為主題,販售著各式各樣的公仔商品。
這家店的前身,是愛麗絲和卡洛爾年代的一家雜貨店。據說孩童時期的愛麗絲,經常到這兒來買糖果吃呢!就是這樣的機緣,這家店曾在《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續集《鏡中奇緣》裡化身為「綿羊的店」。
日式的愛麗絲之屋
連續參觀了兩個地方,不禁覺得有些體力透支。加油!我決定強打起精神再到另一個地方──位在市中心的牛津大學博物館──在這裡,愛麗絲有專屬的物品陳列室,展示了《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初版插畫,以及愛麗絲.李德爾用過的裁縫剪刀和鑰匙圈、書籍等。
我偷拍了幾張博物館的照片,結果還真是出自業餘的攝影者之手,照片中的畫面怎麼看都很粗糙。不管怎麼樣,老愛黏著道吉森叔叔講故事的那位可愛小女孩愛麗絲,如今儼然成了英國最高學府──牛津大學引以為傲的資產。
除了一睹愛麗絲的故事情境,最近前往牛津的觀光客,有很多衝著電影《哈利波特》而來的。原來,《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有相當多的場景都取自牛津大學。
哈利波特魔法學校
舉例來說,電影《哈利波特之魔法石》裡,有一幕哈利、榮恩和妙麗偷偷潛入找資料的圖書館,取景地點就在牛津的博德利圖書館。
隸屬牛津大學中央圖書館的博德利圖書館,設立於1602年,館藏書籍達300萬冊之多,而對外開放供遊客參觀的部分,只限於圖書館大廳。
此外,電影裡霍格華茲魔法學校的學生餐廳,實際上就是壁掛著路易斯‧卡洛爾肖像的基督學院餐廳。牛津大學可說是英國人編織綺麗幻想的搖籃,不但促成了哈利‧波特小說人物的誕生,而膾炙人口的鉅作《魔戒》的作者托爾金,更是牛津大學艾克塞特學院文獻學的教授。
另外,以電影《納尼亞傳奇》躋身大銀螢幕的七部曲小說作者C.S. 路易斯(1898~1963),同樣也是任教於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Magdalen College)文學系的教授。據說,《魔戒》作者托爾金和《納尼亞傳奇》作者路易斯,兩人是莫逆之交呢。
(節錄自《推開藝術大師的家門》一書,圓神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