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台灣淵源深厚的尼加拉瓜大使達比亞,45年前就以第一位獲得台灣獎學金的尼加拉瓜人身分,到台灣大學攻讀歷史系,在台灣住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當時,達比亞對東方宗教常有涉獵,並深有心得。(圖/莊姿婷)
不久之前才剛帶孩子參訪佛光山的達比亞大使,此番再度參訪,依然對宗門生活興趣盎然。信奉天主教的達比亞大使,溝通無礙的以中文說著佛門用語:「我想去『過堂』,我可以到佛光山『短期出家』嗎?」滿心想一圓體驗出家人生活的宿願。
曾出使日本的達比亞大使,中文、日文皆十分流利。他坦言1963年來台進修時,是因為家境不好,又想出國深造,所以爭取到台灣獎學金的機會,就義無反顧出發前往完全陌生的台灣,「沒想到這一跨,竟跨出不一樣的人生,和台灣結下不解之緣。」達比亞大使鼓勵年輕人,對於不可知的未來,應該摒棄害怕、恐懼,勇敢向前追求夢想。
對東方佛教哲學很感興趣的達比亞,在台求學期間,不斷接觸、探索佛教教義,並學習禪學。期間,也到寺院住過一陣子,每天跟著大眾出坡作務、禪坐。「這段時間裡,我的心完全放鬆,對人生追求的意義也有很深的思考。」達比亞坦言,佛學教育幫助他找到人生目標,對他日後的人生影響很大。
達比亞出使日本時,曾修過「佛教與天主教關係」的課程,比較其差異性。他認為,佛教的教義,和耶穌基督的教導,有相當多雷同之處。
「耶穌說,當別人打你左臉時,你的右臉也要讓人打。」與佛教譬喻「如果你用斧頭砍檀香木,檀香木回饋給你的香味,是一種善的回應。」其實二者之間有異曲同工之妙。
達比亞認為,佛教的義理,可讓人心靈達到淨化,所以他一向鼓勵現在的年輕人,有機會應多接受佛教的薰陶。「早期因為當地人不瞭解,佛教在尼國被認為是『惡魔』的宗教。近年來,大眾漸漸認識佛教,也肯定它存在的價值。」
「未來,希望佛光山能夠到尼國設道場,法師們能夠到尼國弘法。」參訪過佛光山幾次的達比亞,十分肯定佛光山所提倡的人間佛教理念,正是與生命緊緊相扣,且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