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教室】果實甜美多汁,可媲美龍眼的----番龍眼

吳添進/文圖 |2008.12.24
3418觀看次
字級



番龍眼屬於無患子科番龍眼屬的常綠性中型喬木,廣泛分布於熱帶的玻利尼西亞、新幾內亞、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地,生長於八百公尺以下低海拔地區。

番龍眼樹幹基部會形成「板根」,葉子為奇數羽狀複葉,互生,新生葉呈紅棕色;小葉對生,長披針形,葉基心形,厚紙質。新葉轉綠後,往往就會開花,細長的圓錐花序由葉腋或枝條頂端長出,花黃綠色、小朵簇生,雄蕊伸出花朵之外,花絲白色,花藥紅色,屬於雜性花。

番龍眼果實為多肉且不開裂的核果,球形,多在六、七月間成熟,最初為淺綠色,成熟時變為橄欖綠色,每個果實內含一粒種子。種子棕褐色,被透明黏質的假種皮包裹,這層假種皮甜美多汁,就像我們吃的龍眼肉一樣。

在蘭嶼,番龍眼是非常重要的植物,達悟語(雅美話)叫做「achai」,是指「果實累累」的意思。除了果肉可以吃之外,番龍眼的樹幹與板根,都可用來供做屋內的宗柱、牆板、厚木地板、船首、船尾板、座墊、盛置飛魚的木盤、搗檳榔的小臼、熔解銀器時的薪柴、織布機的刀狀打棒,以及供男性老人所佩戴半月形的項飾等等。由於台灣只分布在東部及蘭嶼,因此又叫做「台東龍眼」或「蘭嶼龍眼」。

番龍眼常被栽培用來當作果樹、庭植樹、行道樹、誘鳥樹等。下次去蘭嶼時,記得一定要去試試這種甜美多汁的水果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