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尚往來 也有保育教育功能

張長華(高縣岡山/教師) |2008.12.24
604觀看次
字級

貓熊團團、圓圓昨天抵達台北新居,民進黨某立委表示,他不會去看,也禁止家人去看,因為這違反野生動物保育原則,好像去看貓熊走秀。

但我質疑,這位立委是真的關心野生動物保育,還是因「團團、圓圓」象徵兩岸「團圓」,以政治的有色眼光、意識形態看待此事?

某報的「線上投票」:「你會不會去動物園看團團、圓圓?」結果會去看的投票者是不去的三倍,這顯示大多數民眾理性多了,不會用「有色」眼光去看「黑白」貓熊。

當然,大陸贈送台灣兩隻貓熊,不無政治意圖,但政治並非都是壞事,也有良善一面。

《紐約時報》就認為,這是來自北京的善意禮物,是兩岸關係持續改善的最新徵兆。《紐約時報》並說,中國自一九四九年以來,即宣稱擁有台灣的主權,也不排除武力犯台;但自從馬英九當選總統後,兩岸關係迅速改善;接納貓熊其實也是台灣的善意回應,有別於扁政府時代的一再拒絕。

古今中外,贈禮都是表示善意、交好,如果回拒,輕則不禮貌,重則意味不願意與對方交朋友;美國西部電影常有白人到印地安人,或其他原住民的地方,對方拿出水煙袋,或怪異食物招待的鏡頭,若拒絕,對方輕則不高興,重則認為你看不起他。

相互贈禮是民俗表現,何不從「禮尚往來」角度看待兩岸動物交流,大陸送貓熊,台灣回贈特有的長鬃山羊、梅花鹿給大陸,不正是這樣的意涵嗎?

至於綠營人士的看法,如果真的關心野生動物保育,那麼就應該反對設立動物園,事實上也的確有些國際動物保育團體認為不該設立,但要全世界廢除動物園,可能嗎?

何況,動物園也有保育教育功能,教育功能自不待言,保育方面,其實可以廣義的保育區觀念看待動物園,被列為珍稀保育動物的貓熊,就因大陸相關單位以這種觀念小心呵護,目前野生的約有一千六百頭,人工豢養的兩百六十四頭,數量正逐漸增加中,人工豢養使逐漸絕跡的貓熊變多,何嘗不是動物保育的方式?

張長華(高縣岡山/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