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爭取30年 閩南式建築古厝群風貌 可望獲保存
【本報澎湖訊】經過居民三十年爭取,古稱「花宅」的澎湖縣望安鄉中社村,因保有閩南式建築古厝群風貌,昨天由文建會文資審議委員會表決通過,登錄為全國第一座相當於國定古蹟的「重要聚落」。
花宅位於望安島的中部,因地理景觀遠觀似花狀而得名,當地耆老說,若從外海遠眺該地高低山丘,宛如花瓣環拱著花心,因此先民稱其為「花宅」。
這個美麗的名字用了三百多年,直到一九四六年政府改名為中社村。四年前,花宅被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列為與萬里長城齊名的「全球百大瀕危古蹟」。
中社村現有傳統、非傳統與新建築一百五十餘間,完整的只剩下五十二戶,年代最久古厝超過一百年,包括教堂、寺廟、畜舍、水井、魚灶、灰窯及製冰廠等。
村民表示,花宅保存一拖三十幾年,古厝逾半毀損,中央政府第一步應趕快搶救古厝群。
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聚落」指的是「具有歷史風貌或地域特色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群」,應向縣級政府申請登錄,花宅兩年前已獲縣府通過為「聚落」。
「重要聚落」的登錄基準為具有重要保存價值或瀕臨消失,且具全國獨特性之藝術特色者,應向中央政府申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