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不少人喜歡補充維他命E預防心血管疾病,但吃多會有反效果。美國研究指出,若大量攝取維他命E,恐將提早結束生命。市售維他命E建議攝取量多半過量,消基會提醒,若過量服用,長期下來反而會增加罹患心臟病風險。
消基會食品委員會委員、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副教授蘭淑真指出,均衡飲食就能保有基本營養,若非要吃維他命E,最好根據衛生署每日建議量,零至三歲三至五毫克、四至十二歲六至十毫克、十三歲以上十二毫克,懷孕婦女則每日增加二毫克,民眾選購時須注意單顆膠囊上的劑量標示。
台北榮總營養部主任、消基會名譽董事長章樂綺表示,過量食用維他命E對凝血功能有影響;而一般人也以為多吃維他命B可保護眼睛,但醫師就曾碰到吃多,反造成臉腫的病患;此外鐵能補血,但有些人吃了卻會便秘。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對維他命E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為二十IU至三十IU間(十三點四至二十點一毫克)。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米勒的研究,是將世界各地所做的十九項臨床試驗、約十三點六萬人的維他命E攝取量與死亡率加以分析發現,若一天攝取一百五十IU(約一百點五毫克)以內尚無不良影響,還可能有助健康,但若超過一百點五毫克,則死亡危險性升高,超過二百六十八毫克則更危險。
另外,加拿大隆恩博士的研究團隊也曾發表過論文指出,每天服用二百六十八毫克維他命E,對於心血管疾病、中風、心臟病的防止不但毫無效果,還會升高心臟病發作危險,特別是罹患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的五十五歲以上高齡者。
消基會表示,維他命E從平日膳食就能充分攝取,不需從營養品補充。富含維他命E的食品很多,例如核果類、深綠色蔬菜、肝、肉類、豆類、各種植物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