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明鄭時期台灣「萬年縣治」到底在台南或高雄爭議近一世紀,最近知名專家學者都認為萬年縣治,應在台南縣仁德鄉二行村(古稱二贊行),而非高雄左營。台南縣政府在二行村清王宮廣場樹立紀念碑,昨天縣長蘇煥智率地方民代父老揭幕,呼籲鄉親重視先民歷史。
明鄭時所設立的萬年縣(後升為州)位於今日何地?《仁德鄉誌》作者陳奮雄考證二贊行為明鄭時期萬年縣治,他提出明永曆十八年(一六六四年)台灣軍備圖,及《清一統志台灣府》等古籍記載二贊行置萬年縣,現代史學家張守真、張勝彥與成大石萬壽教授的著作也有記載。
范勝雄教授也考證,前清康熙十八年當時地圖即有記載二層行(閩南語層字音同贊)為萬年縣治。
台灣文化學者戴文鋒教授表示,歷史文獻多記載萬年縣治在二行村,明鄭時期台灣設承天府與天興、萬年兩縣,以當時鄭氏勢力可及今高雄左營、後勁、前鎮一帶,以二贊行為治所,位置適中,離承天府不會太遠,比連橫的雅堂文集記載縣治在左營舊城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