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桃園訊】桃園縣平鎮褒忠義民廟明天將舉行「新埔義民爺遶境遊庄祈福」活動,號召千戶帶著五道菜餚到廟「犒軍」祭拜五路神明,把逐漸流失的民俗活動找回來,讓年輕一代傳承、重視義民爺。
平鎮市褒忠義民廟自一九六○年大修後,附近舊行政區域的宋屋和高雙地區三十個鄰的住戶,每月都按各鄰排定日子,下午每戶挑著五種家常菜餚到義民廟埕「犒軍」,祭拜時順便聯誼、話家常,增添鄰居的情感。
義民廟住持宋隆虎表示,舊行政區的宋屋、高雙兩庄近年因人口成長,分村分鄰成為十三個村里,「等於打散舊制三十個鄰的編制」,昔日每天至少有五十、六十戶到廟埕「犒軍」,現今僅剩四、五戶,最多僅有十餘戶,「犒軍」民俗活動明顯式微,年輕族群甚至不知此事。
平鎮市宋屋、高雙等里地方人士近日聚會聯誼,大夥共認,明天上午義民爺遶境中壢、平鎮、楊梅等地七十公里民俗活動可以促進地方和諧、增進感情,下午的「犒軍」更有意義。況且新埔義民爺上次到桃園縣是一九八八年,眾人才決定明天擴大舉行遶境祈福與「犒軍」活動,「把逐漸流失的民俗活動找回來」。
宋隆虎指出,為鼓勵信眾熱情參與「稿軍」活動,義民廟準備毛毯紀念品感謝報名參與的民眾,目前報名人數已達八百五十戶,應可完成千戶理想名額。至於無報名也到場參與的民眾,廟方也準備一千份白米紀念品、代表「平安粥」,讓信眾吃平安,讓具有歷史的民俗活動可以繼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