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向來重視食品安全的日本人,隨著經濟不景氣口味大降。日本當局日前檢查商家是否售賣不合格食品時,意外發現愈來愈多廉價食品店設專櫃賣「過期貨品」。一項民調也顯示,有百分之八十三的日本人認為,只要吃不壞肚子,就無所謂食品過期的問題。
東京江東區一家名叫「3K」的超級廉價商店,就以專賣過期食品大受歡迎。該店擺放許多期限已到的罐裝飲料,每罐只售十日元(約台幣三點五元)。已過期一年的調味料賣三十八日元,只有同類商品價格的一成。
雖然日本農林部多次發出警告,但該店老闆仍認為「那全都是還可以吃的食品,拿去丟掉,太可惜。」
該店賣過期貨已有三年,剛開始時只是把貨品擺在一個不顯眼的小角落,後來日益受到歡迎才特設專櫃。今年七十三歲的老闆就說:「我不認為這違背商業道德,我本身也先試過味道,覺得它們沒問題才賣。想當年在戰爭中,人們那顧得了過期問題,掉到地上的食物還不是照吃。現在的日本人太不懂得節約,將大量能吃的食品丟掉,那才是一種罪行。」
一名五十七歲老婦人說:「因為非常便宜,我別無怨言。」另一位客人也說:「在這蕭條時代,此類商店能幫忙省錢,對靠養老金過活以及失業人士而言,可以說是經濟救星。」
日本食品專家指出,食品期限可分兩種,乾糧、罐頭以及汽水飲料寫的是「賞味日期」,意指出最好在那日期前吃完;另一種是「保存期限」,規定在那日以後就不保證食品的新鮮度。賣過期商品的日本商店,多半都只是「賞味期限」過期的乾糧與罐頭食品,在衛生法規上只要沒查到帶菌就不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