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泳池中除了游泳之外,還可做有氧運動!聽起來真稀奇,推廣「水中有氧運動」的義守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系老師陳嫣芬指出,在水中運動,比在陸地上所受的運動傷害減少很多,而且老少咸宜,還有復健的效果。
「下水不一定要游泳」,陳嫣芬指出,只要利用水中的環境,不停的走、跑、跳或隨著音樂的快慢,手舞足蹈一番,便能在水中享快樂的有氧時光,達到有氧運動的效果。
因為水性柔軟,在運動過程中,身體保持直立,頭部不必入水,再加入趣味性遊戲,「對於不會游泳、怕水或泳技不夠的人,是非常適合的運動」。身體藏在水面下,有隱密性,且在運動時不會有汗流浹背的感覺,對於不宜從事陸上運動者,像腿部有傷害的人,是一項理想的運動。
水中有氧運動的環境與裝備,陳嫣芬表示,水溫最好維持在26℃至30℃之間,一般來說,水深以在肚臍與胸線之間為宜。因為水溫較低,所以即使長時間的運動,也不會有體熱過高的危險。
水有浮力,約可減輕體重90%,對於體重過重、下背痛及膝蓋腳踝關節受傷者,可避免運動傷害,亦有復健的效果。水也有阻力,利用水的阻力,加上浮板、彈力帶等器材,適宜對手臂大小腿作肌肉訓練,以增強肌肉的結實度,並防止骨質疏鬆症。水中緩和的運動,可放鬆身心,減少疲勞,甚至藉以矯正姿勢,對於肩、腰痠痛等疾病的預防,都非常有效。
陳嫣芬強調,水中所感受的壓力,是陸上所沒有的,但有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及按摩復健的功效。水中阻力為陸地的12至15倍,有助於肌力、肌耐力的增進,又可達到預期的運動強度,其效果如同陸上的重量訓練,尤其能避免肌肉突然用力收縮的衝擊,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