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美國總統大選,不少候選人的父母搬去和子女同住,可見美國正吹起另一股風潮:父母歸巢族(boomerang parents);原本美國就有所謂boomerang kids,也就是「飛去來族」,或稱「尼特族」及「歸巢族」,意指孩子成年畢業後仍搬回家住,繼續靠父母照顧及提供經濟支援。
最近報導說,總統當選人歐巴馬的妻子蜜雪兒.歐巴馬71歲的老母瑪莉安.羅賓森(Marian Robinson)也可能搬進白宮,以便就近照顧一對孫女;副總統當選人拜登91歲的母親凱瑟琳也準備跟著副總統一起搬進他位於海軍天文台(Naval Observatory)的官邸。甫獲提名出任國務卿的紐約州參議員希拉蕊.柯林頓89歲的老媽也早已往返紐約和華府,兩地奔波,跟她同住。
這些政治家的例證可以具體而微說明一個更大的趨勢,這些年長的父母不像薪水入不敷出的所謂年輕成年人(young adults),並非「歸巢」(returning to the nest)。相反的,這些耄耋老人在獨居數十年後,選擇和子女「共享住處」(share a nest)。原因不外前面提到的幫助照顧子女、或本身需要家人照料,或至少要有人就近陪伴。
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資料,2000至2007年間,年過65而和子女同居的父母增加了50%以上,也就是從140萬人增加至210萬;但在這期間年過65的美國人只增加了8.3%,從3,500萬增加至3,780萬。為了因應這股趨勢,美國也有不少網站提供世代間共同生活(intergenerational living)指南,像Elder-LawAnswers.com或Caring.com,除了提供照護者自助指南,也有專文介結這股風潮,及如何檢驗老年人是否已不適合獨居。
由房利美和房地美二房引發的這波金融海嘯對房市衝擊尤大,有些老人家的房子賣不掉,無法搬到養老院或老人安養中心之類的社區(retirement community)居住,以佛羅里達州坦帕為例,12%老人住宅閒置,一年前只有4%。種種因素,使更多老人家只好搬回去和子女同住,而產生所謂「反向歸巢族」(reverse boomerangers)。
美國經濟學家指稱,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已達12個月,除非經濟奇蹟好轉,和年長父母同住也可共度最後一段寶貴的時光,讓孫子女和祖父母建立感情,因為儘管子女再常回去看父母,還是比不上同住。但可想而知,子女要付出的代價也很高,很多上班族抱怨,他們常常遲到,還有八成子女表示,他們神經緊繃耗弱(emotional strain)。有些年邁的父母因此還是選擇住養老院,有個老母親說的話尤其代表某些「老年歸巢族」的心聲:「如果我和你們同住,我老是有罪惡感;我寧可是你有罪惡感。」(If I lived with you, I'd be the one feeling guilty all the time. I'd rather it b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