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家人做健檢規畫時,原則上還是以年齡為考量基準,如65歲以上的老年人與20多歲的年輕人,在選擇健檢項目時,前者必須考慮的問題必然較後者多,但是,這其中還牽涉到個人生活習慣、家族病史及是否患有慢性病等因素。
例如一名30歲的年輕人,如果長期有熬夜、喝酒、抽菸、嚼檳榔、應酬等習慣的話,總體健康狀況不見得會比一個60歲卻相當注重養生保健的老年人好。所以,年齡只是一個參考值,真正要發揮健檢的功能,個人差異性還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指標。
此外,在為家人做健檢規畫時,一定要針對家族史和慢性
病患的症狀,安排更精密的檢查,好比30歲的年輕人,即使平日的健康狀況頗佳,但是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是女性親友罹患乳癌的話,健檢時,除了接受一般例行性的檢查外,最好再針對這些項目做進一步的檢查。
另外,許多疾病其實不是健檢能夠篩檢出來的,因此,要照顧全家人的健康,除了規畫定期健檢外,平日身體有任何不舒服或異常現象時,應該及時到門診就醫。
一般說來,門診與健檢的差異在於,前者可針對患者主訴的症狀做該部位的精密檢查,而健檢只能做全身性概略的檢測,故如果經常出現類似咳嗽、頭痛、胸悶、胸痛等不適症狀,千萬要盡快就醫,找出病因所在,以免延誤治療的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