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費非薪資所得也拿來計算 民間監督聯盟批向中產階級開刀 籲民眾拒繳
【本報台北訊】健保局每年虧損一百億元,衛生署長葉金川在行政院報告健保財務解決對策,提出擬增加高所得者保費,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批評,是向中產階級討錢,將予抵制。
目前健保是以薪資做為保費計算基礎,據衛生署所提的改革方案,是以個人總所得計費,除了薪水,還將納入租金、退休金、利息、股利、投資所得、執行業務等非薪資所得。葉金川前天在行政院表示,有錢人做功德,多繳點健保費,健保就能持續下去。
衛生署健保小組副召集人曲同光舉例說明,藝人可能沒有固定薪水,但是接一場尾牙秀,就可能有數十萬的收入,現在以個人工作室名目低薪投保,以後改為個人所得納保,保費就要多繳;不過,對於非經常性薪資多繳保費的部分,還是會訂出上下限。
中央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解釋,在新方案下,凡是能課到稅的收入,都拿來計算健保費,執行細節可能仍以月薪計算,等到報完稅後,健保局再根據稅單,向高所得卻低保費的民眾開出健保補費單,預計受影響的人是中產階級。
葉金川昨天到立法院報告衛生署預算,遭立法委員黃淑英批評,拿中產階段開刀。葉金川則回答,高所得繳高保費,可增加公平性。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如果政府真的那麼窮,就乾脆開徵證所稅,而且健保財務該要有高度穩定性,如果倚賴高變動性的非經常性薪資,將間接導致健保財務不穩定,還不如採用先前衛生署提出家戶總所得的二代健保方案。
滕西華說,葉金川要向中產階段多收保費,真是不公平,民眾有理由拒繳保費以示抗議。
健保財務早就入不敷出,根據中央健保局去年的資料,健保局一年收入約三千六百七十億元,花掉四千二百三十七億元,扣掉部分負擔、代辦職災等費用,總計健保一年虧損約一百億元。
健保收入主要來自於民眾,民眾一年總共繳交一千三百九十億元,占所有健保費用來源百分之三十八,雇主負擔一千三百五十億元,占百分之三十七,其中政府付出九百三十億元,占所有百分之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