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天地】名醫別稱

王家喻 |2008.11.27
387觀看次
字級


以官職稱名 創立中醫「診籍」(相當於現在的病歷)而名垂青史的淳于意,曾做過齊地主管都城糧倉的「太倉令」,故後人稱之為「倉公」。醫聖張仲景官居長沙太守,故醫史古籍中常尊稱為「張長沙」。唐代王冰畢生潛心研究《內經》,訂正、注釋《素問》二十四卷,對後世影響頗大,他曾任高官「太僕令」,因而後世稱他「王太僕」。

以居地稱名 中醫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寒涼派首創人物劉完素,家居河間府,故後人稱他為「劉河間」。金元四大家之一、滋陰派鼻祖朱震亨,世居浙江義鳥丹溪,因而後世尊稱為「朱丹溪」。明代汪機為一代名醫,祖居安徽祁門縣石山,自號「石山居士」,後人則稱他「汪石山」。

以醫術稱名 歷代中醫有不少名家因在某一領域有獨特成就,而獲得世人的尊稱。如漢代華佗被稱為「外科鼻祖」、「外科聖手」;唐代孫思邈則享有「藥王」的美譽;宋代錢乙被稱為「兒科聖手」、「幼科鼻祖」;清代吳師機有「外治之宗」的讚譽。

以用藥稱名 明代醫學家張介賓為「溫補派」代表,善用中藥熟地黃,他創制的「新方八陣」中,補陣共有二十九方,用熟地黃的方子竟達二十二個,療效顯著,故時人稱他為「張熟地」;民國初年北京著名中醫陸仲安,醫術精良,聲譽卓著,因他遣方用藥善用黃,故當時有「陸黃氏」之美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