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脫離丹麥統治 初步爭取石油礦產、司法警察控制權 人數少、經濟落後是隱憂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丹麥屬地格陵蘭二十五日舉行公民投票,爭取擴大其自治政府權限,若公投過關,格陵蘭地方政府將有機會首度掌控天然資源管理、司法與警察事務權力,以及部分外交事務權限,可能為脫離丹麥近三世紀的統治邁出第一步。並朝獨立跨出一大步但當地落後經濟及社會問題,成為取得完全主權的最大障礙。
政府將順民意
格陵蘭討論獨立問題已經鬧了多年,但一直沒有邁出關鍵性步伐。根據公投前的民意調查,大多數選民贊成格陵蘭取得更大的自主權。百分之七十五決定支持擴大自治,僅百分之二十五表達反對。
這次全民公投並未具有法律約束性,但當地政府保証,不管結果如何,都將遵從民意。地方政府首長埃諾克森告訴「路透社」,公投若過關,意味格陵蘭人在國際法上將會被認定與其他人平等。
一九七九年以來,丹麥只承認這個北極圈島嶼的半自治地位,但新法將賦予格陵蘭控制礦產及石油資源的權力。等到格陵蘭經濟獨立後,當地政府也將終究從丹麥手中取回司法及法規事務等其他三十二個領域的權力。
反對者感無奈
假如公投獲得通過,格陵蘭地方政府將於二○○九年六月二十一日起,從丹麥手中接過自然資源管理權、司法及警察權,以及部分外交事務權。格陵蘭語亦會成為島上的官方語言,但格陵蘭仍將屬於丹麥王國的一部分。
然而,並非所有格陵蘭人都支持脫離丹麥。執政聯盟成員中「前進黨」的一位黨員,對黨內支持公投表示無奈,「我們只有五萬到六萬人,生活在這個地理和氣候條件都相當惡劣的地方,這麼少的人力,根本很難將格陵蘭建設成現代化的獨立國家」。
獨立後少資助
格陵蘭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約是丹麥平均的三分之二 ,但自殺率卻比丹麥高七倍多。埃諾克森承認,格陵蘭在酗酒、濫用藥物和高自殺率等社會問題面對諸多挑戰,「這些問題是殖民地化遺產的一部分,有待我們著手處理。」
格陵蘭島上最早居民可回溯到四千五百年前,有些人從亞洲經白令海峽抵達格陵蘭。一九八二年,冰島海盜埃克里首度踏上格陵蘭;一七二一年宣教士艾格德也來到格陵蘭,象徵丹麥殖民時代的開始。一九五三年,格陵蘭成為丹麥屬地,並於一九七九年成為半自治區。
格陵蘭海床下蘊藏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石油儲量豐富。格陵蘭在擴大自治權後,將會減少每年從丹麥政府接受的資助,以換取該島開發部分自然資源帶來的相關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