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滿街跑 學歷貶值 擔心譗畢業即失業豃 害怕在職場「滅頂」
【本報台北訊】「七年級」平均每三人就有兩位是大學生,每七人就有一位碩士生,這一代學歷高,但對未來工作卻充滿焦慮。昨天一項「高失業時代,大學生準備度」調查指出,高達九成六受訪學生覺得,職場是競爭激烈的戰場,但有近九成認為,教育有嚴重產學落差,即使有高學歷也沒信心。
企業不斷裁員,不少新鮮人也擔心自己「畢業即失業」。天下雜誌最近對三千六百多位大三、大四學生作問卷調查,發現一旦走出教室,許多學生害怕在職場「滅頂」,近九成受訪學生承認,對未來要應付的職場競爭感到焦慮,高達九成六也認為,職場競爭激烈。
雖然七年級生普遍都有文憑加持,但大學生滿街跑,學歷似乎也嚴重貶值,沒有實質加分。有六成四受訪學生認為,目前的大學教育不足以讓他們成為有準備的人才,只有百分之六認為大學教育可以幫助他們面對職場。
除了認為自己努力不夠,但也有五成二認為,教育體系的學習過程缺乏實做經驗。還有四成一表示,教育部沒有監督好學校品質,讓學歷不值錢,也是重要原因。
對學校教育不滿意,近九成受訪學生認為,在學校學的跟實際職場有「產學落差」,造成他們對職場沒信心,更讓他們不知職場要求,無從充分準備。
當被問及那些條件可以讓人有職場競爭力時,學生回答前三項條件分別是專業知識、外語能力、敬業及負責任態度,而合作能力、道德品格則排在尾巴。
但根據天下雜誌詢問企業主,其實他們最不在意的是畢業生軟體是否純熟,因為技術可以短期訓練,但人格特質、態度、對美學的感受,不容易被取代,似乎跟學生的認知也有落差。
同時,雖然擔心自身專業能力不足以面對未來嚴峻的職場挑戰,但調查也發現,有五成四受訪學生每天仍把多數時間花在娛樂,例如打電玩和上網閒逛,只有一成五學生把重心放在課業,似乎並沒有督促自己,儲存面對職場足夠的備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