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0隻嚴選2隻 肩負太空實驗 住特製隔間3個月 結網、捕食全記錄 線上直播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上太空若會引發突變,那蜘蛛會不會變「蜘蛛人」或「蜘蛛精」?這個問題隨著美國「奮進號」太空梭十五日升空後或將有解,因為在這次任務中,兩隻蜘蛛已隨太空人前進太空站,變成遨遊天際的太空蜘蛛。牠們耐得住升空時的壓力嗎?這點不得而知,但可確定的是,牠們應該沒有任何機會佔領太空站。
太空大冒險 餓了吃果蠅
根據計畫,這兩隻蜘蛛被皮帶綁緊後,就被裝在一個特製的小隔間。牠們和人類比起來雖然小多了,但卻同樣肩負重要任務:三個月內牠們將進行「太空結網技術」研究、生命力測試等實驗。那在太空中生活,小蜘蛛要吃啥?別擔心,美國太空總署(NASA)已幫牠倆準備好食物,像是「果蠅」。
人類上太空,要經過連串測試與淘汰,兩隻小蜘蛛上太空前,同樣得與其它三十隻蜘蛛一較長短,牠們可是經過一系列嚴格篩選後的「冠軍」。而小蜘蛛的大冒險將透過網路向全球直播,若想為牠們的豪情壯志加油,可透過NASA網站在線觀看,為牠倆祈願平安。
太空人不怕 把牠當朋友
參與這項計畫的美國太空生物服務技術中心工程師古拉特說,「太空環境很惡劣,太空人只要看到身邊有其他生命存在,就會感覺很舒服。也許有些人不認同,但對太空人來說,他們不會害怕蜘蛛,甚至會把牠們當作朋友。」
其實,最早進入太空的蜘蛛,是一九七三年的兩隻小蜘蛛,但不幸的是,牠們最後因脫水而殉職;太空生物服務技術中心為避免同樣的情況再發生,幫如今兩隻雌蜘蛛建造了「舒適」的環境。上太空後,牠們馬上就可以開始建造屬於自己的家,並把情況秀給科學家觀察,看牠們在無重力環境下如何結網與捕食。
在地球上,蜘蛛通常會搖擺自己的身體,並利用墜落的角度來結網,但在太空中蜘蛛的身體漂浮不定,如何結網可是一大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所結的網強度與在地球上是否有所差別,也是耐人尋味的研究。
不會變異型 但恐將突變
太空中,無重力、微磁場、宇宙輻射,以及無晝夜規律等,可能會令生物發生基因變異等。為避免這種情形發生,太空船與太空站的外殼,具有一定的抵禦能力,可防止低能量的輻射粒子進入艙內。但一些高能輻射粒子目前仍難抵擋,在太空中的生物自然很容易被傷害,特別容易引起有害的遺傳變異。
這兩隻小蜘蛛若能在太空中存活下來,說不定就會產生各種突變。當然,牠們若想變得像「異型」一樣強壯,或許有些困難,但運氣好的話,說不定會出現有對牠們利的變異,讓世人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