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歲月】硯名詩話

繆士毅 |2008.11.13
1679觀看次
字級



硯有許多別名,屢見於詩的筆端,唐代文嵩在《即墨侯石虛中傳》中以硯擬人,說硯姓石,字居默,封「即墨侯」,從此人們又稱硯為「即墨侯」。宋代王邁在〈除夜洗硯〉詩中就寫道:「多謝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唐代薛濤別出心裁,稱硯為「潤色先生」,陶谷《清異錄》中載:「薛濤《四友贊》曰『磨潤色先生之腹,濡藏鋒都尉之頭。』」

文人墨客喜歡把書齋中的各種珍品,以友相視,硯被冠以「石友」之美稱,如宋代王炎的《詠硯》詩:「剡溪來楮生,歙穴會石友。」

硯,有如凹石積水而成的小潭,便得名「石泓」,黃庭堅〈次韻黃斌老所畫橫竹〉詩就稱硯為「石泓」,詩云:「晴窗影落石泓處,松煤淺染炮霜兔。」

宋代文人蘇易簡的《文房四寶譜》一文中載:傳說古時黃帝在東征時,偶爾得一玉,琢為墨海,並刻有「帝鴻氏之硯」於其上,硯亦因此多了「墨海」之名,如宋代程俱在〈謝人惠硯〉詩中所云:「帝鴻墨海世不見,近愛端溪青紫硯。」

古時讀書人依文墨為生計,因而將硯台比作種田人的田地,為此,硯又被冠以「硯田」之名。如宋代戴復古有句詩說:「以文為業硯為田」,蘇東坡也吟道:「我生無田食破硯,爾來硯枯磨不出。」

名人喜歡在硯上題詩作銘。清代畫家虛谷有「梅雀玉帶金星硯」,硯台上鑴刻著兩句詩:「平生不與群芳鬥,冰天雪地獨自開。」詩硯相映,令虛谷愛不釋手,賦詩道:「但願終生伴此石,何愁遲暮老風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