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說今】風箏的科技之最 文棟 |2008.11.10 語音朗讀 48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最早用風箏測大氣層溫度:一七四九年,英國科學家把溫度計分別置於六具風箏上放飛,首次測獲高空大氣層的溫度。最早的風箏飛行實驗:一八七七年,俄國海軍軍官莫扎伊斯基首次將自己縛在大風箏上,用一輛三套馬車作牽引,隨風箏騰空飛行了十分鐘。最早的風箏氣象台:一八九三年,美國國家氣象局建造了十七個高空風箏氣象台,分布放飛,測得不同方位的氣象情況。最早的風箏無線電實驗:一九○一年,義大利科學家馬可尼在發電報時,發射天線忽然被風折斷,他突發奇想,用風箏引線代替,終於使橫跨大西洋的無線電報拍發成功。 前一篇文章 【成語典故】才高八斗 下一篇文章 【文藝春秋】古建築上裝飾文字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3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4社論--許倬雲院士的悲願2025.08.1305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6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7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8IABS大會 佛光山AI佛典翻譯受矚2025.08.1509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2025.08.1610屏東講堂 佛光兒童發願奉行三好2025.08.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藝心語】點心【遊藝筆記】一騎紅塵妃子笑:唐宋荔枝(上) 【翰墨天地】世事讓三分天寬地闊【寬鼎畫語 】歲寒三友【走讀城鄉】孫運璿紀念館 由安身之所到立命之處【走進大西南】中國西南民族的體質調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