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是冬季第二個節氣,大約在國曆十一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這時的氣溫越來越低,而且會開始下雪,但因為節氣的制定是以中國黃河流域為主,所以這個節氣下雪的特徵,在台灣並不會出現。
進入小雪後,東北季風越來越強,台灣有些地方受到地形的影響,風勢強烈,比如新竹九降風、恆春半島的落山風等,都是非常著名的東北季風喔!
南部地區因為氣候暖和,一期稻作已經可以開始播種育苗,也可以栽種雜糧作物。這時候正是玉米的盛產期,而台南縣歸仁鄉的「沙崙小西瓜」也在冬天盛產,瓜香肉甜,是冬天水果的極品呢!
此時台灣海域水溫約在二十二度到二十四度,天氣如果冷,就會有越多的烏魚。烏魚子有「黑金」之稱,對漁民來說,捕捉烏魚是「三年不張,開張吃三年」。此外,嘉義縣布袋一帶捕到的「豆仔魚」相當肥美,「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指的就是豆仔魚。
一般來說,入冬後應該已經聽不到雷聲了,如果還聽到,表示氣候異常,「月內若陳雷,豬牛飼不肥」的意思就是說,冬天打雷表示豬羊等六畜都將有災疫,不容易養肥。
在節慶方面,聞名的賽夏族「矮靈祭」,在小雪後將進入尾聲,而台灣各地也開始進行「謝平安」活動,酬謝神明保佑人民一年來的豐收和生活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