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落葉歸根」是人生最後的大事,在龕位供應日漸減少下,海葬及花園葬成為香港人另類選擇。
有調查發現,近年香港長者對花園葬的接受度增加,今年九個月來有二百五十七人選擇花園葬,與二○○六年相較勁升近四倍。部分團體還舉辦「棺材山地遊」,帶領長者參觀墳場、火葬場及骨灰紀念花園,講解殮葬事宜,有長者指龕位輪候需時,願日後將骨灰撒於海中或紀念花園,既方便又環保。
周婆婆的丈夫八月間離世,因丈夫生前要求殮葬儀式從簡,她便將先生骨灰撒在歌連臣角紀念花園。另一名王太太也打算為亡夫及自己舉行花園葬,但是其母及姪子反對,自己又不諳水性,因此不考慮海葬。
不過,一對蔡氏夫婦認為,海葬比花園葬來得自由自在,「骨灰可以隨水漂流,當是環遊世界也好,好過困在骨灰龕內!」蔡太太說,不少朋友仍堅持申請龕位,但政府龕位有限,有友人因「等不及」,改求私人龕位,建議政府增設。
港食物環境生署發言人承認,龕位需求量增加,現今只有小量使用過的龕位供申請,輪候時間要視退回龕位的情況,該署已在葵涌及鑽石山靈灰安置所興建三千二百及一萬八千五百個龕位,同時推廣海葬及花園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