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水調頭聚落憶相逢

陶蘭 |2006.02.26
1119觀看次
字級

是冬末的緣故吧!金門滿眼蒼黃,春草尚未發出綠色的新芽,就使得黃色更恣意加深金門了的古意。一幢幢曾經失去光彩的華美古厝,昔日大戶大家的燕尾、馬背所構成的百年絕代風華伸展在眼前......。

金門的大宅洋樓可說是閩南文化的代表,如果要欣賞傳統並具有宗族及僑鄉特色的聚落,水頭聚落是無可替代的選擇。水頭聚落開村已七百餘年,至明末清初鄭軍與清兵在金廈海域對峙,最後清兵逐退明軍並在沿海實施「遷界令」,致使金門全島不留一磚一瓦地景如廢墟,直到西元一六八三年施琅攻佔台灣後,金門居民才得以還回故居重整家園。前水頭聚落分為「頂界」、「中界」、「下界」和「後界」,各有不同宗族姓氏居住其中以黃、李、蔡、鄭為大宗,可由其家廟分布情況各據一方而知。

水畔山旁村落立

往水頭碼頭馬路右邊是後界「惠德宮」及「鄭氏楊洋樓」所在;後界對面是下界「金水寺」、「黃氏三房宗祠」、「李氏家廟」、「黃氏小宗」及「黃廷參三落大厝」在此區,往「謝厝」左邊則是中界包括「蔡氏宗祠」、二級古蹟「酉堂」、「金水國小」及洋樓區與「得月樓」,另外頂界有「黃氏家廟」(大宗)、「十八支梁」(十八間)及「怡齋」等書房。

右邊映入眼簾是「李氏家廟」,在「李氏家廟」的右前方便是「三落大厝黃廷參宅」,前二落是金門典型的二落大厝而第三落則比前二落還低矮,與後屋應高於前屋的地方習俗不合,應與右後方「黃氏小宗祠」有關,從第三落窗戶上窗楣的施作方式與一般洋樓手法相同,推測其原本要蓋二層洋樓但恐二層高度高於「黃氏小宗祠」,礙於地方風俗及禮數未能加蓋二層洋樓。「黃廷參宅」燕尾挺拔脊墜飾物是一對精美交趾陶,並由玻璃隔離保護著,脊堵上保存完整且良好之剪黏;而正面塌壽鏡面堵及墀頭上貼有精美面磚,此種面磚長寬各十五公分,因高度磁化經久也不退色,相當有藝術感。屋前石階門口皆選用上好花崗石鋪設,石窗整齊紅磚細緻施工手法細膩,第一落前廳本雕描金及彩繪均有很高藝術價值。

三落大厝話歲月

水頭聚落洋樓數量眾多冠於金門全島,建築形制也相當完整,尤以「中界」南邊「頂界」交界處為代表,由「金水國小」操場往前望,以「得月樓」為首的六棟洋樓聚集一起,最左邊的一棟護龍塔樓,進入「得月樓」前圍牆最底層由花崗石砌成中段以水泥花瓶裝飾,上層用板瓦組成花瓣圖案可惜已毀損,左後方為三塌壽洋樓院子相當寬敞,但進深很淺,與「得月樓」相對位置有一小屋其山牆曲線小巧優美,而「得月樓」樓高四層地下設有地道可通往他處,一樓以花崗石條砌築只留一豎坑通往二樓,地下坑道則由二樓往另一豎坑才可通達,「得月樓」的高度約十一公尺站立於頂端可遠望整個洋樓區,具防禦與預警的功能也反映當年代盜賊強匪的猖獗。

「得月樓」除具有實質防禦功能外,其覘孔及槍孔上方以楣檐做裝飾,楣檐除實用防止雨水沿牆壁流入覘孔及槍孔,曲線優美造型層次分明且每一面的圖形各不相同,槍孔最上層做太陽放射狀再下層則為八角形,另一面則有梅子及心狀可見屋主在實用的建築上,也能注重裝飾藝術之美,頂端設有城垣以利瞭望正中央設有一石牌上刻「得月樓」三字。

槍樓右邊由黃票興建的護龍塔樓,是整個洋樓區最早出現洋樓建築,後方是一九三一年興建的三塌壽洋樓,在它後方則是一棟大九架洋樓,最左邊是兩棟一前一後的三塌壽洋樓,其前外埕高薔圍繞大門門飾可愛,正門石梯工整塌壽面磚精緻;後方由黃輝煌建有別其他洋樓具正面磚雕細膩,與其他洋樓面飾一般是用「日本面磚」有不同。

在洋樓區最左側是水頭三十九號黃福崇宅,形制為一落二櫸加左護龍塔樓,門口埕以上等花崗石舖面質感為厚實,牆基及隔牆也以相同石料施作,隔牆在石柱上再以紅磚壘砌至牆端,馬背圓弧比一般金門閩南建築要圓滑飽滿,而馬背脊墜以雲頭裝飾意表吉祥,左護龍二樓建有塔樓其塔樓山牆十分精美,欄杆花瓶相連並以仙鶴圖飾整體一氣呵成,值得細細品味觀賞,從大門進入左右兩櫸頭牆壁以平整石材築成,石窗堅固精緻周圍鑲以花朵及鮮艷面磚,屋簷以簡單斗拱構成粗木結構之美。

十八間傳統建築群

位於水頭中界被指定為二級古蹟的「酉堂」,是黃俊在乾隆年間興建,為金門地區唯一的庭園建築;格局上與一般金門傳統閩南建築不盡相同,通常普通民宅後進基台高於前廳,但「酉堂」正好相反,而其後進左側的更高處尚建有一座「花廳」,「酉堂」在設計上尚有一個特點,即係在堂外門前開鑿日、月池,曲橋流水增添景致,在風水上前水後山是最佳的居所處。

金門的「十八間厝」動工了廿四年,一切建材均從福建漳泉二州購置,並請閩南名師精心設計監造,島上諺云:「有山后富,無山后厝」意指在金門居民可能比山後村民富有,就是沒有像山後村壯觀、精美的建築群。但是早在清乾隆年間,島另一端水頭的黃厝頂已建有十八間,其特色雖無三列整齊排列,鏡面塌壽水車堵亦無其他裝飾,但巷弄舖設花崗石版施工精準平坦,石牆接縫比美機器切割,大厝前築有圍牆,設有隘門聯防保鄉意味濃,古厝歷經歲月風霜破舊損壞,有些重修屋頂未使用原有紅瓦但仍用紅色水泥瓦替代。

水頭四號的雙落大厝及五號右護龍加塔樓,此雙落大厝的前後落燕尾高度一樣的高,與一般雙落大厝前低後高不同,屋瓦排列方式也與一般不同,左右各有五排瓦筒並設有滴水,在塌壽鏡面堵、水車堵、及牆柱的墀頭上都貼有一種長寬各十五公分的「日本面磚」,由中軸線左右對稱圖樣,右護龍馬背也與金門傳統金形圓不同,而是由三個圓弧構成如水波般形狀。

離開雙落大厝及右護龍加塔樓的中西合壁的建築,在左方尚有一棟二落大厝加右護龍,其鏡面之裝飾則以磚雕、泥塑、交趾燒為主,牆基的「櫃台腳」及牆柱的底端石雕十分精細,右護龍大門欄杆依然翠綠;在其右方緊鄰一棟其形制上不屬於基本洋樓,特殊之處是立面寬度較小單面欄杆厚實,第一進屋頂採四落水,第二進以後則是二落水,牆壁下端用石板砌築,腰身以上磚斗砌而成,外觀形成寬窄相間的分隔,窗楣大方曲線優美,而對面有一小閣樓,簡單樸實。(資料提供耟陳詩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